
WillStudy 團隊每年都會協助全台各大專院校的德國交換留學行前講座,無論是線上與線下與同學的互動都可以即時蒐集大家的行前疑問。其中今年 (2025) 的 Q&A 時間許多同學都詢問到關於私保 (私立保險) 的疑問,發現官網上確實沒有針對私保的服務內容撰寫一篇完整介紹,因此也把這次遇到的問題整理並分享給所有即將出發德國的同學們。
德國私保 (私立保險) 詳細解說
使用私保的資格與條件
目前若要使用私立保險,主要會有兩項限制 :
- 校方同意
若不申請公保,請務必先聯繫德國校方取得同意再購買私保。過往團隊已經不只一次收到私訊,同學自作主張購買私保導致無法於大學完成註冊,最後還是只能自行吸收私保費用,額外再支付公保費用才順利完成註冊,切勿因小失大。
目前「德國當地發行的學生醫療保險」已經是完成德國大學註冊的必備條件,因此不管是大學生、碩士生、交換學生基本上都需要購買並提交給校方審查確認。如果同學們有去閱讀 4-5 年前疫情前學長姊的經驗分享,再比較現今校方們對於保險的規定,可能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學校是規定只能使用公立保險。如果是堅持要使用私立保險的學生,必須要提交「*放棄公保聲明書」。
對於學校的立場其實很好理解,不管學生是使用公保或是私保,校方並不會因此獲得額外的利益,不過學生使用公保可以確保發生絕大多數的醫療風險都轉交由保險公司承擔,讓學生只需要安心於課業及文化體驗。
*放棄公保聲明書 : 校方已經告知學生放棄使用公保可能會承擔的風險,若發生醫療相關問題的後果將由學生自行承擔,校方不負責處理後續問題。
- 取得 M10 (Meldegrund 10)
前面有提到校方需要上傳、審查新生們的保險文件作為完成註冊的程序,而為了增進效率推行電子化,目前已經完成系統更新的學校,校方會直接收到學生註冊公保公司發出的 M10,校方就不用擔心收到偽造文件以及簡化檢查文件的繁瑣程序。
不過,若是經同意使用私立保險的學生,則需要尋找德國當地的公保公司認證自己當前購買的私立保險,完成審查後由公保公司代為提供 M10 開立證明,並將保險加上此份聲明書一同提交給學校完成註冊程序。
公保與私保的差異 : 誰需要使用私立保險?
「公保為什麼比私保貴這麼多?」
首先,詢問這個問題時,同學們對於所謂的私保會存在一個常見的誤區 : 私保並不是單指其中一種保險產品。基本上各家的公立保險可以把它們當作同一種產品,因為只是源自德國各工會發起的勞工健康保險演進而來,大部分的保障上大同小異。
而私保用臺灣同學及家長容易理解的方式解釋,就像是富邦、南山、國泰等民間公司推出的保險就統稱為「私保」,不過每一間公司其實推出的健康醫療保險都不只一種。只是目前網路資訊常常會誤把平價私立醫療保險跟私保的概念畫上等號,才會讓同學們第一印象會覺得公保比私保貴很多。
而大部分德國大學之所以不一律開放學生使用私保,也是因為德國校方沒有人力去一一審核學生投保的私保產品是否有足夠的保障,擔心學生在海外發生意外沒有合規的保險能夠支付醫療費用。
「主要的差異在哪裡?」
公保與平價私保之間的月費之所以可以相差每個月數千元台幣,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醫療費用支付上,德國公立保險 (公保) 的概念更接近於過往台灣全民健保的模式,也就是就醫時出示保險卡時,就診的醫療費用,大多數狀況由診所或醫院直接和患者所屬的保險公司請款,少部份情況需要施針可能須支付 5-10 歐元的費用 ; 而私保則是由患者必須先自行結清醫療費用,再通知保險公司、提供醫療單據,保險公司視情況決定核銷比例,也就是就醫前不會明確得知實際上須自付的金額。
平心而論,即使德國醫療費用確實驚人,單次無論感冒、外傷等輕微不適費用可能都是近 100 歐元,不過畢竟絕大多數人不會每個月都在生病,因此如果單論 CP 值、回本的角度來看待保險,公立保險自然是一項很貴的開銷。不過,購買保險的用意本身就不是為了回本,團隊就不只一次遇到同學來訊求救由於使用的是私立保險,身體抱恙不敢就醫而影響上課或旅遊,相較於難得才能爭取到一次的留學機會,也是為什麼如果同學有來詢問,我們都會比較苦口婆心地告知,如果家庭經濟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去選用公保的原因,因為其實當遇到特殊情況時再來求助,能夠幫助的範圍都有限,實際上還是只能花錢消災。
而以駐德國台北代表處幾年前發布的文章為例,為什麼會建議國人出國都盡量投保能夠全額涵蓋醫療費用的保險,以最常在海外因水土不服出現的急性盲腸炎,在德國治療費用加總就是接近 30 萬,雖然這並不是一個常態性的突發狀況,不過就是買個安心。
「對於平時有牙齒狀況、身心狀況的同學,公保是否足夠?」
這一個問題也是這篇文章誕生的主因,上述提及關於公保的全面性已經可以涵蓋 95% 以上學生在德國會遇到的醫療狀況。而剩下的 5% 也是過去的一年當中團隊在線上及線下與同學交流時,得知的實際醫療需求,會後我們也請教保險公司類似的情況,目前實務上的困難可能為何,以下分為兩個部分來說明 :
第一是關於牙醫,公保目前在牙醫方面的保障是相對薄弱的一環,其實公保對於牙科的必要性治療行為 (蛀牙、牙周病) 以及補牙材料等項目費用都有給付。如果有被牙痛折磨過的讀者應該就能理解,牙痛真的連一天都很難忍受,這類神經痛卻又是市售止痛藥很難發揮效用的疼痛。偏偏又不被醫院認定為危及生命的狀況,遇到急性疼痛時,很難慢慢的等待德國醫院間繁複的轉診制度或公保配合診所的排隊預約。此時,直接到最快能預約到的牙醫診所可能是最適合的方法,不過就有可能產生醫療費用。
而時常到牙醫診所報到的讀者可能會知道,牙齒治療最容易產生高額費用的通常不是一般治療本身,而是遇到比較棘手的蛀牙是否需要使用較進階的顯微根管,以及治療完畢製作牙冠的費用動輒都是數萬至十萬。
而相對於公保,較為完整的私保方案在這一方面會有較為完善的核銷說明,例如 : 牙科治療 100% 核銷、牙材費用最高核銷 70% & 上限 500 歐元等。最大的好處還是可以直接前往最快能提供治療的診所,不用限制公保配合診所或排隊公保額度及時段。
第二部分則是關於身心狀況就診需求,包含 : 身心科 (Psychiatrie) 以及心理治療 (Psychotherapie),目前由於需求上升,德國也相當正式在德居民的身心健康,因此公保有將兩者涵蓋在內。不過同樣也因為是公保給付的項目,各城市的公保配合診所等待時間不一,如果在大城市有可能光是預約時間就長達數個月,不一定能夠符合每個人當前的狀況。
轉而前往預約非公保給付的私立診所通常是較為可行的辦法,而如果是私保用戶在此狀況下對於選擇診所較無限制,差異只是自己購買的私保方案能夠核銷多少比例的費用,例如 : 前 25 次全額核銷,接下來核銷 50% 費用。另外,因為身心科的治療一般需要較為頻繁的溝通,若能夠自由選擇就醫的診所或主治醫師 / 治療師時,可以特別選擇女性醫師或能夠使用中文溝通的醫師等,相對公保會擁有更多的彈性及即時性。
如何申請德國私保
德國私保 ottonova 優點介紹
平台長期的德國合作夥伴 Expatrio 一直都有聆聽用戶們的心聲,面對以上提到使用公保較為棘手的幾種狀況,今年開始也與私立保險公司 ottonova 合作推出全新的學生醫療保險方案 Study Secure Premium,致力位同學們提供更好的德國留學體驗。
- 更低的保險費用 : 每月 €119.91 (20-29 歲) / €139.02 (30-37 歲),相較於公保目前平均 €140 更為划算
- 彈性的就醫選擇 : 不僅能夠前往公立醫院,私立醫院及家醫診所同樣能夠就診並全額核銷
- 快速的核銷流程 : 目前僅須透過 ottonova app 拍照上傳醫療單據,平均一週內核銷醫療費用到帳
- 適用所有學生用戶 : 直接與公立保險公司合作,保險產品經過認證,直接協助向學校發送 M10,並且提供於臺灣申請學生簽證合規的保險證明文件
- 免費的旅遊保險 : 每年最多六個月於德國境外旅遊期間的若產生醫療費用,同樣提供核銷
ottonova : Study Secure Premium 申請條件
目前 Expatrio 開放給於德國就讀學位 (學士、碩士) 的長期居留用戶自由選擇 Study Secure Premium,可以搭配 Value Package 申請限制提領帳戶,直接一站申請即可完成申請德國學生簽證所需的財力證明及保險證明文件。(交換學生因為居留時間不滿一年,目前仍維持配合公立保險 TK)
留學民生服務介紹
接下來,出國只需要面對學校課業、職場工作嗎? 抵達當地後,過去經驗中起初 1-2 個月,研究和辦理小至門號、網路,大至銀行、保險關係到金錢的服務,往往會占用我們生活中將近一半的空閒時間,因此 WillStudy 團隊希望提供大家相關的介紹 & 教學,節省大家在海外寶貴的一分一秒,迅速讓海外生活找到節奏、步上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