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專訪歸國職場發展 人物訪談留學人物訪談專欄美國職場訪談專欄

MIT CS PhD | 前進世界理工殿堂麻省理工, EE 到 CS 的自我探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PhD, Computer Science

Harry Hsu


博士學歷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PhD, Computer Science
麻省理工學院 (MIT) 資訊工程博士

碩士學歷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Master of Science – MS, Computer Science
麻省理工學院 (MIT) 資訊工程碩士

大學學歷 :

國立臺灣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物理學系

目前職務 :

Hashgreen Labs – Founder / CTO

過往經歷 :

Google – Software Engineer

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 – Research Student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 Research Trainee

留學前的學經歷

大學校系選擇:個人經驗延伸到未來職涯規劃

我在高中時代表台灣出國比「國際物理奧林匹亞競賽」,當時投入非常多心力與時間準備並拿到獎項,也因此獲得大學的保送資格,物理系及電機系之間的選擇讓我猶豫許久。面對興趣與出路的考量,選擇相對更能應用所長、完成自己目標的電機系。

-「因為我是一個如果做不喜歡的東西,沒有辦法做長久的人。」

因為知道自己的人格特質,所以在大學選擇科系、選擇未來四年的研究方向上,我勢必會將興趣納入考量;出路方面,到底哪一個科系畢業之後,更能應用所長、實踐影響力?高中畢業的我,就當時的認知進行分析 : 讀物理的話,不外乎進入研究機構、做實驗物理、理論物理或是當老師、教授,以台灣現有出路相對有限;電機系則由於涉及的層面相當廣泛,能學到許多可以實際應用到生活中的知識,譬如說電路、晶片設計等,出路更廣闊且不違背興趣的前提下,我選擇就讀台大電機系。

大學博雅教育 : 突破侷限,幫助學生增加可能性

雖然選擇台大電機就讀,我依然雙主修物理,持續探索兩種不同領域。「其實我曾經不是很明白自己對物理的熱情,主要是享受高分帶來的成就感,還是打從心底的喜歡。」學生時常分不清楚,對於科目的喜愛,究竟是來自於自身表現好,還是真的有興趣。對於我長期存在的疑問,我希望透過在大學課堂上的學習更加了解自己。而我當時的策略就是盡可能多元嘗試,不論是不是我擅長的領域,都願意修課。

而我非常感謝台大提供「通識教育課程」,規定學生在必修課外,需要額外選修非專業課程。譬如說醫學系的學生,除了要上醫學課程,如果他對於法律有興趣,也可以選擇法律系老師所開設的課。雖然大多數學生認為通識課程有些浪費時間、沒有必要,但是對於還在摸索階段的學生來說,回頭看我認為通識課有其必要性。

NTU 大學博雅教育 突破侷限,幫助學生增加可能性
圖片取自《國立臺灣大學未來大學》: 臺灣大學也試圖讓教育型態與時俱進,打造出更適合次世代學生的學習環境

大學的探索 : 台大電機、物理系雙主修

當時規劃雙主修物理系,目的就是為了驗證自己的熱忱所在,一直到開始面對一系列「應用數學」時,隨著課程內容逐漸艱澀難懂,我開始意識到自己可能沒有足夠的知識或熱情來成為一位理論物理學家。曾幾何時,我開始從班級 M 型化分布的右邊移動至左邊,這是我求學過程中為數不多,栽得如此徹底的經驗,不過卻是一次非常寶貴的體悟。

另一方面,電機系內的探索,我也同樣秉持多元學習的精神,充分把握接觸軟體、硬體應用的機會,希望藉由瞭解各個領域,增加決定未來方向的依據。回顧 10 年前,當時正逢 Google、Amazon、Facebook 崛起的網路世代,也讓我憧憬未來能夠加入世界頂尖的科技公司 ,這也是我後來去美國選擇就讀資訊工程領域的一大原因。

美國留學 : 決定出國讀書的契機

大三、大四臨近畢業之際,身邊的同學、朋友一起思考畢業後的規劃,當時在我面前的三條路:去美國讀碩士並待在當地工作、回國在硬體軟體業工作、從事學術研究。我當時心裡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決定不如直接給自己一段時間去接觸學術研究試試看,於是應徵一份在中研院做研究的機會。

當時我跟隨一位剛從美國回來的中研院學者一同研究,這段經驗可以說對我後續人生的影響非常大。學術研究簡單來說,就是基於前人的知識,再加上自己的觀察,進而產出新觀點。而這兩年做研究的日子裡,我被這位老師所啟發,開始萌生想用學術改變世界的想法。

台大電機前往美國留學 決定出國讀書的契機
矽谷網路傳奇們的崛起,讓許多世界頂尖人才將美國西岸 (Bay area) 視作實踐夢想的舞台

美國 CS PhD 申請經驗分享

美國留學 : 為什麼選擇美國

我是一位做出每個抉擇之前,更傾向於確立自己未來目標的人。經歷過中研院兩年的啟發,而選擇繼續往學界發展、前往美國深造,我已經不再是為了未來更容易進入國際大公司當小螺絲釘,即使科技公司薪資優渥,個人能發揮的影響力卻相對有限。對我來說,學術研究是可以推進人類文明的歷程,促使社會正向發展的事業。「假設未來十年後發射的火箭,其中有用了我的理論計畫,這對我來說非常感動。」我想要自己的學術成果,可以成為奠基石,未來被 10 個、100 個、甚至 1000 個人所引用,讓更多人做出更好的研究,想要為未來社會,做出一些貢獻以及未來應用的可能。

基於上述的初衷,我選擇前往全世界人才匯聚的地方 — 美國,一個可以與世界上最聰明、最奇特的國際人才互相激盪的舞台。

選校準備:比起選學校,選教授更為重要

申請學校前有許多準備工作,由於不同學校、不同教授專精的研究領域都不同,任何選擇都將牽動未來的研究方向。必須承認,台灣學生很容易有明星學校光環的思維,認為學校價值大於一切,但事實上,如果目標是想要做好學術研究,學生與教授理念是否相符,才是選擇上最重要的考量。

我當年只有申請六間學校,最後錄取兩間 (MIT & University of Toronto),甚至申請時的研究計劃 (Personal Statement) 也都通用一個模板,現在回想起來,是非常冒險且危險的決定,「想起過去申請的經驗,要是重來一次,我絕對不會這麼做,實在是太冒險了。」我的朋友們都申請十間以上,並且針對不同申請寫相對應不同的計畫。

— 如果想要捕最大的魚,就要撒夠大的網。

選校準備:比起選學校,選教授更為重要 (MIT & University of Toronto)
「名校迷思」並不純在所謂的對錯,只是需要重新衡量能否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下幫助自己更好的完成目標

Why MIT : 負負得正,選擇自己「需要」而非「想要」

我當年度錄取兩間學校並選擇了 MIT ,乍看之下是個理所當然的決定,不過背後其實也隱藏著危機。必須得說,當時的我也仍陷在「名校迷思」的陷阱中,覺得既然錄取麻省理工,豈有不讀的道理,但我所獲得的 MIT offer 其實不是我擅長、預計就讀的研究領域 (Computer Vision),反而多倫多大學給出的 offer 才是該領域的指導教授。

以 PhD Program 而言,許多指導教授、實驗室都是有獨立運作的經費以及每年的收人限額,因此「先錄取,再轉系 (實驗室)」的思維無法完全轉移到研究所階段的申請。以我自己的經驗,完全是陰錯陽差幸運遇到願意接納我的該領域指導教授,並且原屬實驗室的教授也很大度,同意我另外尋找指導教授,不然最後可能就會落得需要重新申請的下場。

博士申請 : 如果申請重來一次,提供準備方向建議

回歸 PhD Program 的核心價值,畢竟還是環繞指導教授、實驗室、論文研究的學程,目標學校 (科系) 今年是否開放 PhD 的招收名額、預計錄取多少人,以及心儀教授及其研究室是否有釋出錄取名額,以上都是申請者應該在申請前瞭若指掌的資訊。

以我自己就讀的 CS PhD (Computer Science) 來說,收人、錄取博士學程有兩種途徑,一種是事先由委員會 (Committee) 審查,錄取學校後再開始找教授;另一種是學校請教授開缺,學生可以直接聯繫教授應徵缺額。後者每逢招生時期,教授收到的自我介紹信都是上百封起跳,因此小至郵件標題都需要特別用心。在此建議準備申請的同學們,必須非常清楚目標學校的優勢以及目標教授的長期研究,並且提早建立關係,同時能更加清楚自己未來方向、增加自身機會。申請季節前半年至一年,提早寫信告訴老師你的來歷,以及為什麼選擇向教授求學,甚至是提早參與實驗室的研究。如此一來,可以讓教授更明確瞭解你的動機,或透過實際合作經驗來考核實力。

以上兩種方法在我自己 PhD 申請過程中都有遇過。當時 MIT 的錄取方式就屬於第一種 (先錄取,再找教授),因此才會有即使錄取也不一定分配到心儀指導教授、實驗室的狀況。至於另一種錄取途徑,我當年也有聯繫 UC Berkeley 的 Trevor Darrell 教授,他是屬於非常早投入 Computer Vision & Machine Learning 的專家。我一路通過考核, 並在聖誕夜受邀至教授家進行最後一關的面試,可惜最終沒有獲得名額。雖然沒有錄取,而去了 MIT Media Lab 的一個硬體實驗室,也經歷了換實驗室與指導教授。回首看來,我仍然相信事情冥冥之中都有最好的安排。

CS PhD 博士申請 如果申請重來一次,提供準備方向建議
正在準備申請的同學們,可以思考看看拿掉「排名、數字」後,選擇不同學校對於後續發展會帶來什麼不同的發展

MIT CS PhD 博士留學經驗分享

MIT CS PhD : 研究型博士學程,深耕未來發展方向

我的目標很明確,目的就是要讀專門培養研究型人才的 PhD program ,而 MIT PhD 課程設計是四堂專業學科再加上兩堂非專業學科 (minor),從頭到尾只需要修六門課即可達到學位修課標準。相較於以往大學一學期就修 20-30 學分,麻省理工的 PhD 學生需要進教室的時間非常少。

高等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取決於每週課堂上的 1-2 小時,光用課程就能給予學生足夠的知識量,寶貴的是教授會用自身經驗告訴學生:「這個領域主要有 abcd 等研究方向,每個方向的水都非常地深,不需要每攤水都沾。」教授會用類似回家功課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後針對感興趣的方向研究探索。

MIT CS PhD : 印象最深刻的一門課

即使如同上述所說,雖然我所申請的 PhD 學位並不以課程為重,不過在世界頂級學術殿堂的上課經驗,只能用印象深刻來形容。當時的一門課是加密學,站在講台上的講師都有可能是我們生活中在使用的技術 (網頁安全、資安軟體) 的發明者,必須得說,如果有學生能在可以直接聽懂課程內容,只能用「神人」來稱呼他們,因為老師課堂上說的全部都是在該領域打滾數十年的心血,一位 20 幾歲的學生不可能走進教室聽兩個小時,回頭就能瞭解教授用一生累積的知識結晶,回家作業更不用說,即便是一群世界頂尖的該領域人才聚在一起討論,也不一定可以提出讓教授們滿意的解決方案。

由此可見,不只是麻省理工學院,「任何高等教育的價值,啟蒙於教室,更多的是自己如何在課堂外找到知識學習管道,探索自己真正關心的議題。」有時教授們的經驗傳承,在我看來更像是給課堂上的學生們一份藏寶圖,至於要運用什麼工具、方式去尋獲便是個人造業。呼應東方「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正是如此才會有越來越多的技術、科技被後人發明,而非侷限於前人們的思維框架。

MIT CS PhD : 研究型博士學程,深耕未來發展方向 (Stata Center | MIT CSAIL)
我們外表相當有特色的系館 — Stata Center (MIT CSAIL)

學習環境 : 跨文化交流薰陶,永遠不要被世界框架

選擇遠赴美國求學,不正是為了遇見全世界的頂尖人才。每位能夠來到名校念書的同學們,無一不是經歷嚴格的篩選,在人才濟濟的學習環境下,與他們交流可以讓彼此的創造力、潛能發揮到極致,也可以藉此看見來自不同文化的人事物。

我曾在博士新生說明會上遇見 40 幾歲的以色列大叔,一眼望去他在眾多學生中顯得與眾不同,聊天過後才發現他已經在業界闖盪許久,認為人生的成就不應該限制於工作發展。因此決定重置,舉家搬遷波士頓、進入 MIT 求學,在我過去的認知中,很少有人願意在 40 幾歲時離開業界,放棄過去數十年從底層開始打拼累積的心血,他的決定打破我對世界運轉既定的想像。

PhD 實習經驗 : 半路出家的學術研究者,Google 實習經驗

如果談到選擇碩士或博士學程的差別,其中很大的差異就是取向不同,一個偏業界取向、一個偏學術取向。選擇念博,幾乎都是抱持著要走學界的心態進來的,不過也有一些人最後轉向業界,有可能是學術研究遇到挫折,也有可能業界給的待遇比學界好。

在學時期我就參加不同公司的暑期實習,其中包含 Google,當初選擇在業界實習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想看看這些理論到業界執行面會有什麼差別。通常這些暑期實習都必須於前一年年底完成申請,還有很重要的一點 — 徵得教授同意,因為學生就是研究的即戰力,如果暑假跑去實習,教授會面臨暑假期間研究進度停止或放緩。但我認為自己遇到一名很棒的指導教授,他告訴我:「你好好利用暑期去看看業界、參與不同公司,你必須確定自己要的是什麼、確定這些公司的研究是不是你所探索的領域、確定在公司架構資源下能否繼續完成你想要知道的未知。」所以我才有幸從學界延伸至業界發展。

選擇在業界實習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後來搖擺於學界與業界中,所以想更加了解業界的生態。我在 2020 年暑假在 Google Health 研究的是 AI 模型的穩定性,「如何從 CT 影像判定有肺癌」這項判定的信心指數有多少。不過由於暑期實習時間短,再加上人在台灣與美國西岸睡眠時間完全相反,在疫情遠端、時區的影響下,造成團隊協作困難,讓我的實習只能學到皮毛,是讓我感到很可惜的地方。

MIT CS PhD 實習經驗 半路出家的學術研究者,Google 實習經驗
「圓夢」當時出國嚮往的目標,進入矽谷的網路巨頭 Google

波士頓留學 : 博士生日常休閒娛樂

美國社交情境也與台灣很不一樣,許多聚會場合常常看見擺滿一個個的吧台桌,而且通通沒有椅子,大家依據感興趣的議題聚在一起暢聊,聽到喜歡的主題就可以湊過去一同切磋,想換主題也可以到其他吧台桌,主辦單位也會提供酒類飲品,氛圍非常輕鬆愜意。

至於來美國後的休閒興趣,我自認是個蠻宅的人,從我在美國五年卻幾乎沒有去過紐約這點就略知一二,而我比較常參與的戶外活動是滑雪,麻省理工位於的麻薩諸塞州其實有蠻多滑雪場,有興致時甚至會和朋友安排兩天一夜的滑雪行程。

波士頓留學 博士生日常休閒娛樂

取得 PhD 學位的求職經驗分享

MIT 求職資源 : PhD Researcher 制度與用意

對於業界大公司而言,如果能夠爭取公司業務領域的頂尖研究人才,自然是多多益善,因此通常只要叫得出名字的公司都可以看到他們在校園中舉辦說明會的身影。藉由暑期實習 (internship) 的機會熟悉彼此,如果遇到合適的人才盡早爭取、卡位,也就是業界 PhD Researcher、Research Student、Research Trainee 職缺蓬勃發展的原因。

而我自己當初會決定成為 PhD Researcher,主要也是考量未來若投入學術研究領域,勢必也會面臨人數限制的競爭,畢竟教職、專業研究人員都不算是會大量釋出缺額的職務類型。因此也會想要嘗試,如果將我正在進行的研究投入到業界 (如醫院、Google Health) 等機構,擔任 PhD Researcher 的期間以及工作性質,是否有機會繼續維持學術研究的工作性質,但同時又能夠享有更好的薪資待遇,這是我一開始最單純的想法。

未來規劃 : 不忘初心,回台創業之路

自從接觸業界之後,啟發我走出不同於學界、業界外的第三條路,也就是「創業」。其實在大學畢業之時,我的出路就是學界或是業界,沒有把「創業」當作首選,當時就是認為自己實力還未及。但是我在麻省理工非專業的兩門課中,都選擇了商業課,在經歷了商業課的洗鍊後,我很好奇業界開這樣的薪水給我,那勢必是因為我可以產生更大的價值,如果我可以創造這些價值,為什麽不要為自己創造呢?把資源給自己,我可以拿去做更彈性、更靈活的運用。

我的初心不變,依然努力為人類科技帶來正面貢獻,創業的理念就是推動區塊鏈,將現行生活中的應用紀錄在區塊鏈中。除此之外,選擇回來台灣也是為了把國外好的文化帶回來、改變台灣的薪資結構,我希望體量可以逐漸擴大到改變水平。台灣人才非常多也非常優秀,如果薪資結構可以與國際接軌,就可以創造更好的環境、賦予更多創意的點子有落地的機會。對於 Harry 正在做的創業項目,以及他核心理念的全貌有興趣,歡迎收聽他在《Open Career》節目上更完整的分享。

未來規劃 不忘初心,回台創業之路
Harry 與 Hashgreen Labs 工作夥伴們

博士的斜槓人生 : 哈利實驗室

就讀 PhD 以及創業之餘,開始有將個人的體悟記錄在 instagram 的個人專欄 — 哈利實驗室,包含方法學、科學新知、產業觀察,對於讀書或就業階段遇到迷茫的朋友們,希望可以透我自己的一點點經驗提供大家不同的觀點。

Harry 經營 Instagram 專欄 : 哈利實驗室 (@__harrylab__)

MIT 博士的斜槓人生 哈利實驗室

執行編輯 : 林軒毅 Bill
校稿編輯:口令 Corrine

+ 更多創作

作為平台總編輯,在此感謝所有留學校友願意分享留學故事,也謝謝長期願意閱讀留學計畫文章的每位夥伴。如果你也有留學故事想要與大家分享,歡迎隨時透過 instagram 及 Facebook 與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