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up 外商新創人物訪談德國歐洲碩士專訪職場訪談專欄

ESMT Berlin MiM | 德國商學院的新創職涯前瞻,歐洲大小企業巡禮

Jack Liu


碩士學歷 : 

ESMT Berlin – Master in Management
歐洲管理與技術學院 管理碩士

學士學歷 : 

國立政治大學 韓國語文學系 & 經濟學系 (雙主修)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 Exchange Student
韓國首爾大學 交換學生

目前職務 : 

Expatrio – CRM Manager

過往經歷 : 

Daimler AG – HR Topic Management Overseas Intern

Allianz – Project Management (Learning strategy)

留學前的學經歷

大學選系 : 摸索與抉擇,用刪去法釐清方向 

我在申請大學前,並沒有給自己設立很明確的學校與系所,比起說往既有的目標前進,我更像 是屏除絕對沒有興趣的領域,再從中做出最好的決定。像是我知道自己對商學院很有興趣,其次是語言,因此在填志願時就按照這個順序來排。 

選擇學校時,我也考量到政大對雙主修跟轉系很彈性,因為落榜的政大韓文並非我理想中的 第一志願,所以我在入校前就有考慮未來會雙主修或是轉系。而實際進入校園後,我也如期專注於雙主修經濟系,而在修習經濟相關的課程中,我也更摸索出自己在商管中的角色。 

由於本身對數理並沒有太大興趣,因此也在雙主修的學習經驗中,確定了未來不會走深度數理相關的職位,反而更傾向管理、策略等層面。而經濟系因為涵蓋的規模相對廣,可以接觸到的領域亦多,因此我也在學習的歷程中描繪出更清晰的職涯輪廓。 

韓國 SKY 洗禮 : 不限制自我發展,交換學生多方嘗試累積經驗

2014 年我到首爾大學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進行交換學生,雖然主因是因為同儕壓力,不過我也並不排斥多元嘗試。由於我接觸英文和歐美文化的時間較久也較深,相對亞洲文化來說,我更憧憬歐美國家的 交換。只不過在因緣際會下成功申請上首爾大學的交換生,也想把握這個難能可貴的經驗。 

交換學生期間,將許多時間放在語學堂進行韓語能力精進,而剩餘的時間才選修大學部的英文授課課程。 當時我在某堂特別為交換學生開設的 programme 中認識來自世界各國的同學,與不同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我更確定自己想去歐美國家交換的決定。而來到首爾大學交換雖然不是預料中的計畫,但在能精進本科系的能力下,也意外讓我收穫豐盛果實,為未來職涯發展奠下基礎。 

韓國首爾大學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交換-韓國 SKY 洗禮 不限制自我發展,交換學生多方嘗試累積經驗
作為韓國第一、世界第 36 的頂尖學校,我在首爾大學的這一年見識到更高層級的同儕競爭力,也讓我打開對於未來的想像

安排實習 : 受電影啟發,勇於挑戰和實踐

其實我是看了一部叫《型男飛行日記》(Up In the Air)的電影,才更加發展出自己對人力資源的喜愛,剛好那時候有機會去面試 HRnetOne,才開始擁有對這個領域的深度認知。 

HRnetOne 是新加坡知名的人力資源顧問公司,專職尋找資深主管、 VP (Vice President) 等級以上的資源,供各大企業人資安排調度。實習期間,我在一個半導體相關的團隊工作,主要負責建立一個高層人才的資料庫。因為我對半導體一無所知,所以在初期的三到四個月中快速成長。我必須很有效率的系統化高階人才的篩選,並能精準提供客戶理想的人資需求。

留學申請,為什麼選擇德國 ESMT : 往理想邁進,歐洲留學築夢 

從首爾大學的交換,到 HRnetOne 實習經驗,都一一加深我對歐美國家留學的嚮往,希望能追求更好的 work-life balance。最後基於學費考量以及我在申請前到瑞士旅遊的經驗, 最後選擇到歐洲就讀碩士。 

我首先以商學院管理碩士 (Management) 為主要目標,一共申請 7、8 間學校,包含英國 Cambridge 、西班牙 ESADE 、法國 ESSEC 、荷蘭 TIAS 和最後選擇就讀的德國 ESMT Berlin 等。最後在收到錄取通知的巴黎 ESSEC 和柏林 ESMT 中做抉擇,主要考量大概是學費、當地生活水平、以及語言和就職等。 

ESMT Berlin 公告的學費相對更能負擔,獎學金也給得大方 (某些特定獎學金可直接抵學費);柏林的物價相較於巴黎更平易近人 (巴黎整體各項消費大約比柏林高 15% – 25%),而且當初來乍到德語尚不流利時,日常中也能以英文溝通自如的柏林也更適合生活;最重要的,是因為我非常希望能在畢業後於海外就職,而德國無條件提供留學生 18 個月的 Job Seeker Visa 自由決定簽證停留期間規劃,畢業後可以用於實習或求職。 

ESMT Berlin - 留學申請,為什麼選擇德國 ESMT 往理想邁進,歐洲留學築夢 
作為歐洲商學院界的後起之秀,近年來 ESMT Berlin 在 Financial Times, Forbes 等第三方機構公布的榜單都有亮眼的成績跟進步

ESMT Berlin 留學經驗分享

我對 ESMT Berlin 觀察和分析 : 放棄世界名校,選擇新起之秀 

最後選擇 ESMT 是以排名之外的觀點 來看的。ESMT 的組成比較像是 startup,背後由許多德國國際級企業組成創始 founder,像是大家熟知的 BMW  、 Bayer AG 、 SAP 等 (詳細名單可以參考學校官網 Founders & benefactors),從這點就可以看出 ESMT 跟企業間的連結是很深厚的。 

近幾年 ESMT 的名字開始出現在各家第三方商學院評比榜單,而且名次也是隨著時間逐步推升,目前已經成為德國商學院第 1 名、歐洲商學院第 12,且在各方面都不斷進步。例如 ESMT 跟耶魯大學簽訂雙聯學位合作,學生們可以選擇第一年在德國完成修課後,前往美國進行第二年完整的雙聯學位,也可以選擇其他世間知名的商學院如 : RSM 、 IE Business School 、 SMU 進行為期 3-12 個月的交換,提供給校內學生的國際資源是日益增多且愈來愈頻繁。 

另外,ESMT 在實務方面很堅實。我們校內的 Career Service 非常強大,平時就跟各大公司的 HR 有很好的連結,這對實習及就職的幫助甚大。且我們在校內的兩年 programme 有一項必要條件,就是必須進行三個月實習(共有六個月的彈性時間),因此針對就業這塊有完善的配 套措施及產學應對。 

ESMT Berlin MiM : 課程設計 – 策略、社會貢獻、多元文化 

我可以分享在 ESMT 就讀時,印象深刻的三個層面: 

  • 策略 Strategy 

課堂採用台灣所說的「蘇格拉底式」教學,也就是不斷問問題、彼此討論交流。這種教學模式讓我受到不小衝擊,因為亞洲文化跟上課方式大部分是單向的,就是老師講、學生聽,但在這門 課有10%的參與分數,所以可以說是一定要表述自己的意見。 

  • 社會貢獻 Social Impact

ESMT 不只重視實務參與,更強調就業後對社會的貢獻。因此在這門課中,學生們會跟 NGO 協作,自由發展自己想做的 programme。例如當時與國際組織 AIESEC 德國分部找聯繫到在巴西貧民窟與 Natal 當地組織執行 Marketing project,主要為 公益組織和當地弱勢爭取福利,負責線上社群相關的執行。班上也有同學到非洲國家與當地 難民組織合作,或是到印尼做海洋保護計畫等。 

  • 多元文化 Diversity 

我當年在 ESMT MiM 學程裡班級成員大約有 90 位同學、分別來自 40 多個國籍,平均而言一個國家大概有兩個人,想當然爾學校會非常鼓勵你進行跨國團隊合作。我在這方面學到最多的是,要如何去適應每個同學的國家背景和學歷背景。 

譬如在討論一個專案時,大家會基於文化及學歷背景的差異,萌發出很多不同的想法,就會產生很多有趣的思辨激盪。然而文化差異帶來的摩擦還是存在,例如每個國家對守時的觀念不同、工作態度的標準等等,都是要學習去適應,同時讓我受用無窮的經驗。 

ESMT Berlin MiM 課程設計 - 策略、社會貢獻、多元文化 
ESMT Berlin 針對 MiM 以及 MBA 學生推出的模組化課程以及國際交流制度,徹底發揮讓國際學生有利於海外求職的實務需求

ESMT Berlin 德國求職資源提供 : Diamler 實習 – 人資管理能力累積 

這份實習是由校內 career service 主動引介,因為 ESMT 非常重視學生履歷上的呈現,所以會一份一份細修、微調,再將這份完成的「Profile Book」寄給學校合作的大公司,如果這些企業有開缺,校內學生可透過 career service 直接申請,不用經過 Linkdein 等公開平台。這樣 的制度設計可以告訴學生大公司人資在乎的都是什麼,未來在求職時履歷應該精進的方向。 

我在 Daimler 期間,是在人資策略部門做跨國協作的部分。工作內容主要是去跟世界各地的 Daimler branch 合作,並完成總部的策略執行和問題排解,也包含了每天的 email 交換、追蹤專案進度、觀察下一季度的發展等等。 

我自己很有興趣的事,當時公司有推行一個管理階層的 Diversity 計畫,要求女性主管們的比例要有所提升,而我因此每個月都要交一個量化統計的 report,來去推行這個理念的發生。 另外就是我們公司有一個「Diversity Day」,我曾經協助辦理一個三千多人的活動,設計那次活動相關的行銷文案、活動內容,乃至於參與組織的調度和安排,都是由我所屬的部門負責處理。 

ESMT Berlin 德國求職資源提供 Diamler 實習經驗 - 人資管理能力累積 
作為企業出資成立的商學院,為在校生及校友提供許多內部職缺的第一手消息及推薦資格

德國求職、職場經驗分享 

加入柏林新創公司的契機 : 成為 WillStudy 海外招募計畫第一位成功推薦留學生

前年 (2020) 二月時,歐洲許多企業因應疫情爆發而暫緩人才招募計畫,我原先的求職規劃同時也受到影響停擺。剛好從 ESMT Berlin 一位同樣就讀 MiM 的碩一學妹,同時也是 WillStudy 的共同創辦人之一的 Sherry 口中得知 Expatrio 與 WillStudy 合作的實習招募機會,因緣際會下通過兩關面試成功錄取 Expatrio 開始 Customer Success Manager 職位的挑戰。 

Expatrio 企業文化 : 有別於大企業、台灣企業的體驗

Expatrio 讓我很欣賞的點,除了國際化、組織扁平化外,公司非常歡迎員工提議探索不一樣的部門、領域。以我自己舉例一開始從 Customer Success Manager 做起,當入職滿七、八個月時間感受到學習曲線趨緩以後,之後便跟公司提議想要嘗試不一樣的職位,而公司也很大方地給出給出兩個當下合適的選擇:一是可以繼續做回 ESMT MiM 實習時曾接觸過、同時也很有興趣的人資,或是可以挑戰新的方向往 CRM (客戶關係管理) 的職能領域發展。 

Expatrio 企業文化 有別於大企業、台灣企業的體驗
Expatrio 開放式的辦公空間也讓所有同事可以更即時、直接的互動解決問題

Expatrio 工作經驗分享 : 跟著新創公司一起成長 

Expatrio 主要業務就是處理大家在「到德國前」,以及「一開始到德國」的這段期間,所面臨的 保險和財務證明問題。例如限制提領帳戶(Block Account)、現金往來帳戶(Current Account)、公私立健康保險、入境險、以及找房相關的 Apartment Search 等。一般來說,要花費一些時間在數據量極大的資料庫中做評比和分析,但 Expatrio 協助大家節省掉這個繁冗的過程,在一個 UX、UI 更好的平台完成這些事項,讓你在抵達德國時不會像無頭蒼蠅。 

因為 Expatrio 當時正值成長期,需要有同事負責統整優化整個 customer journey,於是我自告奮勇答應接下這個職位的任務。主要工作內容除了要找到一個合適的 CRM 軟體,進一步還要評估它是否適合正快速成長的新創公司,其中包含如何以自動化流程減少客服部門的負擔,同時達到解決客戶問題及需求。 

像其中一項服務就是「Marketing Automation」(自動化行銷),例如 Expatrio 的客戶可能會在來德國一個禮拜前收到一系列的提醒信件,確認他們在起飛之前完成所有落地待辦事項, 諸如此類的顧客優化體驗。大方向來說是如何去定義誰是真正的 customer leads,又如何在過程中提供服務幫助用戶們比較好的走完 customer journey 等。 

未完待續的德國職涯 : 自由的風氣,打造夢想中的生活型態 

從就讀 ESMT 到現在就職也逾四年時間,我個人是還蠻喜歡且享受目前的狀態。柏林是一個非常國際化且充滿自由氣息的城市,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就算想要奇裝異服出門上街也行,完全可以放鬆做自己想做的事,也鮮少會受到批判以及異樣的目光,同時這裡也很友善於 LGBTQ 。 

我自己很懷念疫情前常跟朋友利用下課、下班時間去欣賞 stand up comedy show、drag queen show 之類的行程放鬆,各式各樣的活動讓生活變得更多采多姿。值得一提的是,柏林的軟硬體規劃讓當地的新創公司 (startup) 日漸增加,相對也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不過物價雖然相較其他歐洲一線城市較低,不過同時也反映在薪水上,或許可以作為選擇留學或就職時的斟酌要點。

Expatrio 工作經驗分享 跟著新創公司一起成長 
國際化的工作團隊在一座國際化的都市能夠擦撞出許多火花,正是位於柏林的新創公司的真實寫照

執行編輯 : 林軒毅 Bill
校稿編輯 : 郭翊 Jamie


延伸閱讀 : 更多德國商學院台灣留學校友的經驗分享

在德國,我如何進入科技公司成為一名產品經理 | Universität Mannheim 曼海姆大學

德國求職指南,Working Student.Mini Jobs? | Hochschule Worms 沃姆斯應用科技大學


+ 更多創作

作為平台總編輯,在此感謝所有留學校友願意分享留學故事,也謝謝長期願意閱讀留學計畫文章的每位夥伴。如果你也有留學故事想要與大家分享,歡迎隨時透過 instagram 及 Facebook 與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