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又喜
大學學歷 :
GOBELINS Paris – Bachelor in Character Animation and Animated Filmmaking
碩士學歷 :
GOBELINS Paris – Master in Character Animation and Animated Filmmaking
實習經驗 :
Remembers – Background Artist
Wizz – Cleanup Artist & Animator
Brunch Studio- Animator
出國留學前的成長背景
留學契機 : 臺灣國、高中求學階段經歷
我的求學背景比較特殊,高中時期我選擇就讀「全人中學」,它是一所體制外的學校。我們沒有傳統的考試、升學壓力,取而代之的是擁有大量自我探索的時間。開放思考的環境讓我沒有把留在台灣升學視為唯一的選項,或許有合適的機會可以見識更廣闊的世界。我的家人們和媽媽對此也相當支持。因為她自己也曾有赴義大利留學的經驗,她認為如果能在歐洲讀大學,那會是一段寶貴的經歷。
決定出國前,我對於動畫領域其實並不熟悉。直到高三畢業前,學校要求我們針對自己三年間的探索,完成一個畢業製作計畫,那是我真正嘗試自己動手製作小動畫的契機,也進而發現熱情所在。但在那之前,我對動畫的狀態就只是單純的「有興趣」,覺得也許未來可以往那個方向走,但並沒有過多鑽研。
留學選校 : 為什麼選擇法國 GOBELINS Paris
很早之前,曾經從一位在同樣在法國動畫學校留學的哥哥分享中,偶然聽說 Gobelins 這所學校,也一直有挑戰自己的想法。
在準備升學時,結合國內外的學制進行一番比較。我曾參觀過台灣的大學動畫系,最直接的透過大四生們的畢業製作瞭解其風格和教學環境,但看完後,心裡有種強烈的感覺:「這不是我想要的。」我看著他們的作品,直覺地認為,即使我投入四年的時間,可能也學不到我渴望的知識與技術。
我也研究過其他歐洲的動畫學校,但最終只選擇了 Gobelins。這個決定並不是基於國家或排名,而是純粹回歸學校本身。同樣的,我反覆觀看 Gobelins 學生的作品集,那些作品的專業水準和創意讓我感到很佩服。
有些人可能會好奇,為什麼不考慮北美的其他名校,比如加州藝術學院 (CalArts) 或加拿大的雪爾頓學院(Sheridan College),這些學校在全世界動畫領域同樣赫赫有名。原因之一是因為我對去美國和加拿大完全沒有興趣,再來是北美學校的學費、生活費實在太過昂貴,遠遠超出我家庭的負擔能力。相較之下,Gobelins 的學費仍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最終,在考慮過所有選項後,我沒有投遞任何其他學校的申請,只專心致志地準備 Gobelins。我當時選擇的是 2D 動畫學士學程,而不是3D。因為我的喜好跟專長是畫畫,也沒有接觸過 3D 動畫製作的經驗。
Gobelins 申請經驗分享:作品集、面試與學制變革
我申請的那一屆,恰逢 Gobelins 迎來了學制上的重大變革,而我是新制的第一屆學生。原本,學校的學士課程是法文授課,所以我高中畢業後的計畫是花一整年的時間專心學習法文。然而,就在我準備了大概兩個月後,我突然發現學校官網更新了招生資訊:他們新增開設國際班,採用全英文授課。
這個改變對我來說是個巨大的轉捩點。新學制下,申請者不再需要具備法文能力,也不用親赴法國參加現場的術科考試,整個申請的門檻可以說下降了不少。但同時,它也附加了一個嚴格的限制:只招收應屆高中畢業生,或是年齡在 20 歲以下的申請者。當時我正好逼近 20 歲的年齡上限,也讓我必須立刻改變計畫,將原本準備法文的一年時間,全部投入到作品集的準備中。那一年我的生活變得非常純粹,就是從早到晚、日復一日地畫圖。
作品集的準備上,雖然高中時期累積了一些作品,但新制對某些項目有特別的要求,例如「速寫 Life Drawing」。因此,在那一年的時間裡,我幾乎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速寫的練習中,前前後後大概畫了十幾本速寫本。除了速寫,我也在高中的基礎上,額外製作一些小型的個人專案。我認為我的作品集最終呈現出相當豐富多元的面貌,除了展現基本功的速寫,也透過不同的專案計畫,讓評審看見我在創作上呈現不同面向發展的可能性。
申請流程分為兩輪,第一輪是將作品集上傳到指定的網站進行審核,通過後才能進入第二輪的線上面試。我還記得,學校的簡章上寫著每位面試者大約有 20 到 25 分鐘的時間,但我實際上面試時,大概 10 分鐘就結束了。過程非常順利,氣氛也很好。我不確定其他人面試的時長。我猜想,評審主要是想確認我的個性和溝通能沒有問題。
關於新學制,學校並不是取消原有法文授課的編制,而是在同一屆招生中,將學生分為「法文班」和「國際班」。所有申請者的考試流程都是一樣的,只是學校會根據國籍和語言能力進行分班,法國籍的學生進入法文班,像我一樣的外國學生則進入用英文上課的國際班。但無論在哪個班,課程內容、專案要求和評分標準都是完全一樣的。
作為新制下的首屆國際學生,我感覺在學這幾年間 Gobelins 在接待外籍學生的政策上是有越來越完善的趨勢。在我申請的時候,官網和許多文件還都是法文,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心力去翻譯、理解,深怕漏掉任何細節。但現在的官網已經改版,英文資訊變得非常清晰明瞭。入學後,學校的行政人員都會說英文,生活上也會提供一些必要的資訊,比如寄信提醒大家申請學生宿舍或居留證的時程。當然,許多生活瑣事還是得靠自己,但至少在學校行政層面上,溝通不會遇到障礙。錄取後,需要繳交大量文件和簽署複雜的合約,那時候行政人員都非常細心地回答我的每一個問題。
法國動畫留學經驗分享
GOBELINS Paris : 管理制度宛如公司,與業界無縫接軌的學習環境
經歷過業界的洗禮,如果現在有學弟妹問我,Gobelins 是間什麼樣的學校?我最直覺的答案 : 它很像一間「公司」。
這並不是教學方式冷冰冰,而是指它的運作模式和對學生的要求,都十分貼近業界的環境。首先是紀律,一到五早上九點半到下午五點半必須在學校,上課要求絕對準時,遲到超過一定次數會收到警告,甚至可能面臨被退學的處分。其次是專案導向,學校的課程由一個個「單元 Module」組成,你必須確實完成每一個單元的要求,不能隨便敷衍了事。在專案進行期間,老師每天都會來關心你的進度,那感覺就像是公司的製作人在盯案子一樣,確保一切都在軌道上。
典型的課程模式是一個單元開始時,老師會用一到兩天的時間密集授課,教完核心的觀念與技術。接下來會有兩三個禮拜,由我們自己安排時間,將所學應用在專案上,並最終完成作品。整個節奏非常緊湊,和我後來到職場上班的情境非常相似。
校方是有意地將學校打造成公司的樣貌,他們的核心目標就是希望每個畢業的學生,擁有無縫接軌業界的能力及工作態度。無關優劣,和其他動畫學校相比,在我看來 Gobelins 的風格確實更為「商業」,與業界的連結極其深厚。這不代表我們不做藝術性的創作,相反地,Gobelins 的作品總能將藝術性與商業性完美融合。它既有深刻的內涵,又具備能讓大眾欣賞和理解的溝通能力,不會陷入那種曲高和寡、無人問津的純藝術困境。先說結論,這是一所在確保學生能找到當地工作的前提下,進行高品質動畫藝術教育的學院。
法國動畫學校中,印象最深刻的課程:從零開始奠定扎實基本功
Gobelins 的學習環境壓力極大,尤其在大一、大二。班上同學大約 25 人,每個人都身懷絕技,畫得非常好。剛進去的時候,身邊圍繞著這麼多高手,我時常感到挫折,覺得自己畫的簡直是垃圾。這種強烈的競爭感,一方面是壓力,另一方面也是最強大的動力。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花加倍的時間去練習。每天下課回到家,就是不停地畫,找了許多關於人體結構的書來研讀。大概花了半年的時間,我才慢慢感覺自己追上了大家的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能夠超越,達到我對自己的基本要求。
後來我才了解到,班上之所以高手雲集,是因為有很大一部分同學,都來自 Gobelins 的「預備班」(Prépa)。他們在正式入學前,提前已經在 Gobelins 學習了一年更基礎的技巧,也清楚知道該如何準備作品集。因此,他們對於大一要教的透視等課程早已駕輕就熟,起跑點和我們這些外部直接申請進來的學生完全不同。
在 Gobelins 的學習生涯中,有幾門課對我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至今仍印象深刻 :
第一門是大一的「透視課」: 在那堂課上,老師有一個嚴格的規定:全程不准使用尺。我們的任務是,先在一張網格圖上,繪製出一棟建築、一輛車和樹木的三視圖,角度可以自己決定。接著,我們要設定一個攝影機的視角,將這幾個物件徒手畫到一個場景裡,並且所有比例都必須和最初的三視圖一模一樣。這背後運用了非常嚴謹的幾何學原理。過去,我畫圖的方式比較隨性,憑感覺居多。但這堂課徹底改變了我對透視的理解,它讓我學會如何用邏輯和方法去建構空間,如果畫錯了,我能明確地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並且懂得如何去修正。僅僅一堂課,明顯感受到自己在繪畫上的理解、能力,至少進步了 90%。我想那是一種體會到專業系統化的教學,與自己隨性摸索之間那道巨大的鴻溝。
另一門是大二的「紙上動畫課」 : 大一整年,我們並沒有畫動畫,學校把所有時間都用來打磨我們的基本功,像是素描、透視等各種基本的繪圖技巧。直到大二,我們才真正開始在紙上一張一張地畫動畫。我認為這是 Gobelins 的一個重要傳統與價值——先在紙上學習,才能真正理解動畫運作的本質。
教我們這門課的是一位充滿熱忱的老伯伯 Fred。我們從最基本的練習開始,畫水滴的波紋、畫旋轉的樓梯、畫落下的球。他教學的出色之處在於,總能將每一個看似簡單的動態,拆解成背後如同公式般的幾何學原理。他會親手在黑板上畫出角度、圓弧的計算方式,讓我們明白,動畫其實是一門非常科學的學問。我們必須先理解這些物理與數學法則,掌握它制式的運作方式,然後才有能力去打破它、誇大它,進而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安錫動畫影展
大三開始,課程重心轉向小組合作。通常一組五個人,我們會根據專案需求進行分工,大致上會有角色設計、背景美術、動畫、以及一位負責協調進度的製作人。理想狀況下,每個人各司其職。但現實是,藝術創作者們往往都有很強的個人想法(ego),衝突在所難免。比如,兩個人都想做角色設計,或者畫背景的同學對角色很有意見,硬要插手,這時候就會產生戲劇性的「drama」。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學校在籌備最重要的「安錫動畫影展開幕短片」專案時,有一個非常人性化的分組機制。老師會發下一張單子,上面除了可以填寫你最擅長的職位外,還可以各填寫三位「最想合作」和「最不想合作」的同學。學校會基於這些志願,以最專業的方式進行分組,確保團隊的化學反應是最好的,畢竟這是一項要代表學校交出去的正式作品。
在法國,動畫界最大的盛事,莫過於每年夏天在安錫舉辦的國際動畫影展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 d’Animation d’Annecy)。這雖然不是學校的強制活動,但幾乎 90% 的學生都會去,因為全世界的業界人士都會聚集在那裡,是拓展人脈的絕佳機會。我從大一到大三每年都參加,大二時還去當了志工,換取免費的餐券和入場票。大三時因為我們班負責製作影展的開幕短片,所以全班都獲得免費入場票和住宿。對於畢業班的學生(大三和碩二),學校還會在此期間舉辦一場名為「Job Dating」的快速面試會,邀請數十家動畫工作室來,幫助大家畢業後順利找到工作。
實習經驗:踏入巴黎動畫產業的第一步
在 Gobelins,實習是硬性規定,大二和碩一都必須完成的學分。學校會提供一份長年累積下來的工作室名單,上面有製作人的聯絡 Email 和電話,但基本上,找實習的整個過程都必須靠自己。學校只會舉辦說明會,教你如何簽署文件、求職禮儀等等,並不會幫你把工作送到手上。
在巴黎的幾年裡,我總共累積三間當地工作室的實習經歷。第一間叫做「Remembers」,是由 Gobelins 校友創立的,美術風格強烈,我在那裡待了一個半月,主要負責一部獨立短片的背景繪製;另外兩間是「Wizz」和「Brunch Studio」,這兩間做的案子比較多是遊戲相關的動畫片,我主要擔任動畫師的職位。
在找實習時,Gobelins 的學生身份並不是萬能的通行證,業界更看重的是你的作品集。他們會評估你的能力和風格,是否符合他們當下正在進行的專案需求。雖然我沒遇過,但有些工作室還會要求進行測試稿。
法國的學制有個好處,除了暑假,每一季都還有兩週的長假,很多人會利用這段時間去短期實習,避開暑假擁擠的求職潮。如果真的找不到實習,學校也提供校內實習的選項,例如協助大三或碩二的學長姐製作畢業影片,甚至你在自己國家接的案子或正式工作也都可以被認可。
GOBELINS Paris 碩士學程 & 業界資源
GOBELINS Paris 學士與碩士的抉擇:導演路與動畫師的分野
很多人會問,學士和碩士課程的差別在哪裡?我覺得,最關鍵的區別在於「職涯目標」。如果你立志想成為一名動畫師,那麼學士學位的訓練已經非常足夠,碩士能給你的幫助相對有限。但如果你未來想往導演或製作人的方向發展,那我會推薦你繼續完成碩士。
碩士課程的核心,更偏重於「整合」、「提案」和「說故事」的能力。我們會學到如何去呈現一個完整的企劃案。你需要和組員一起製作簡報,上台向台下由業界製作人、導演組成的評審團,闡述你的短片概念、為何要製作這部片,以及執行的計畫。
此外,碩士的每一個單元,都會完整地走過一遍從前期、中期到後期的所有流程。你需要撰寫概念書、進行美術設定、規劃製作時程等,這些都是在訓練你成為一個導演或製作人所必備的宏觀視野與管理能力,而這些內容在學士階段是比較少接觸的。
至於我個人,大學畢業時其實對是否要繼續讀碩士有些猶豫。一方面,當時新制的學士課程只有三年,取消了過往傳統的畢業短片製作,我希望能透過碩士完成一部完整的動畫短片。另一方面,我也想增進自己的提案報告能力。但若想在畢業後銜接海外的工作機會,我必須先回到台灣服完兵役,然而在等待兵役時,參與日本動畫原畫師的工作維持半年的時間,那段期間我有點「工作賺錢成癮」的感覺,覺得其實直接出社會也不失為一個選擇。
如果你是一個非本科系的學生,想轉行踏入動畫領域,直接申請 Gobelins 的碩士是完全不實際的想法。因為碩士課程建立在扎實的動畫基礎之上,你無法在碩士重新學到學士階段教的那些基本功。可惜的是,Gobelins 新學士學制有嚴格的年齡限制,這也意味著錯過了那個年紀,就等於關上了進入這所學校的大門。
五星級師資:與業界頂尖人才零距離學習
Gobelins 與業界的緊密連結,最直接的體現就在師資陣容上。這所學校的運作模式很特別,除了班級導師外,專任的教職員只有兩個。我們每一個課程單元的老師,都是從業界外聘的專家,其中更有許多是活躍於第一線的 Gobelins 畢業校友。
這種安排讓我們得到的不是教科書上的理論,而是業界當下最實用、最前線的知識與技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大學部的一堂動態腳本課,授課的老師就是知名動畫影集《奧術 Arcane》的分鏡師。他帶來的「教材」,是許多從未對外公開、甚至帶有機密性質的《奧術》動態腳本,讓我們能一窺頂級專案的真實樣貌。還有一位同樣參與過《奧術》的背景畫師,他更直接在課堂上打開專案的原始檔,一層一層地解析圖層,甚至大方地將他自己使用的珍貴筆刷分享給我們。
碩士階段的「大師課 Master Class」則更多。我們曾有一堂課,講師是曾擔任《星際大戰》系列動畫以及細田守導演作品《龍與雀斑公主》其中一片段的美術指導,她分享的創作概念讓我對美術設計的理解提升到新的層次。
還有一次是,日本動畫導演湯淺政明受邀到學校演講,但由於是碩士班限定的活動,消息被封鎖得很好。我們學士班有幾個同學聽到風聲後,還特地偷偷躲在演講廳的地下室,就是為了能一睹大師的風采。正是這種與業界頂尖人才零距離,甚至能獲得「獨家機密」的學習體驗,構成在 Gobelins 求學最無可取代的價值。
法國留學課外生活及開銷分享
至於在巴黎的課外生活,說實話,大一真的沒什麼娛樂。為了追趕同學們的進度,我的生活幾乎被畫圖填滿,每天早上九點半到校,待到晚上八點多學校關門是家常便飯。回想那時候最常的「休閒娛樂」,就是利用法國的學生優惠,假日與和同學相約去奧賽美術館或羅浮宮畫雕像精進基本功。
到了大二之後,大家漸漸有了自己的步調,生活才開始變得比較放鬆。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和同學相約在不同人家中吃下午茶、聊天,或是去公園曬太陽。有時候,我們也會和朋友一起搭著廉價巴士,到北海岸進行短途旅行。住在巴黎久了,反而不太會一直去跑那些觀光景點,更享受的是融入當地,過著自己的生活。
關於開銷,Gobelins 當年的學費約為一年新台幣 40 萬。生活費方面,因為法國有給學生的房屋補助,加上我本身比較節省,一個月包含房租在內,開銷可以控制在 800 歐元以內。另外,法國在台協會、教育部都有提供對應的獎學金機會,如果能夠申請將能大大減輕經濟負擔。
延伸閱讀 : 法國 CAF 租房補助指南 | CROUS 房補申請步驟 & 經驗分享
畢業後的十字路口:歐洲與日本的抉擇
會有回到亞洲的想法,一方面是我個人還是比較習慣東亞的生活步調。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了校友和朋友的影響。我的一位大學同學 (法國人) 畢業後就前往日本,加入動畫工作室「Science SARU」(由動畫導演湯淺政明創立)工作,他雖然不會日文,卻生活及工作得非常開心。我曾去日本找過他,從他的分享中對那樣的工作環境也頗有好感。
這也牽涉到歐美與日本動畫製作流程的根本差異。歐洲的動畫,普遍偏向我們稱之為的「全動畫 Full Animation」,追求的是極致流暢的動態,一秒 24 幀的畫面,可能會畫到 8 ~ 10張關鍵幀甚至更多。而日本的電視動畫,因為製作週期短、追求產量,發展出了一套「有限動畫 Limited Animation」的作畫方式,他們擅長用最少的張數(可能一秒只需 3 ~ 5 張關鍵幀)創造出最有張力的動態。
這兩種風格的轉換需要適應。很多習慣了歐美作畫方式的同學,會不適應日本動畫對「精簡」的要求。你需要學會克制自己,把心力用在刀口上,而不是在每個細微的動作上都添加細節。但我認為,先有歐美動畫的扎實基礎,再回頭去學日本的作畫方式,反而會更容易。因為你對動畫的根本原理理解得更透徹,就像是從繁入簡,更能體會其中的奧妙。
當然,留在法國也是很好的選項,巴黎動畫產業的薪資水平意想不到地高,從過去的實習經驗,便能得知薪水也相當不錯。
未來,如果能爭取畢業後加入兩間工作室「株式會社Science SARU」、「ame pippin」的機會,便會回到亞洲工作。反之,則繼續留在歐洲。
給有志進入 Gobelins 學弟妹們的建議
如果能對過去的自己,以及未來想走上這條路的學弟妹說幾句話,我會建議:能越早開始,就越早開始。
如果你在高中階段,就確定了自己對動畫,特別是對成為一名「動畫師」抱有熱情,那就從高二,甚至更早,就開始認真地畫吧。我回頭看,如果我高中那幾年能更督促自己,去鑽研相關知識、去大量練習,我相信我現在的能力,可能會有三倍的差距。
那麼,該練習什麼呢?我覺得「速寫」是重中之重。養成隨時隨地畫速寫的習慣,對於訓練觀察力、手感和繪畫技術本身,有著無可取代的幫助。哪怕只是多畫半年,和沒有畫的人相比,那個差距在作品中是明顯看得出來的。
還有多觀看好的作品,並建立自己的資料庫。我當年看的動畫太少了。多看、多分析、多認識不同風格的動畫師和導演。吉卜力的動畫電影,每一部都是教科書等級的保證;一些電視動畫中,看似成本突然增加、作畫特別精良的集數,也值得下載下來,一幀一幀地慢慢看,思考背後的製作邏輯。然後因為動畫本身就是電影,也推薦多看電影和文學,這兩項對於如何用畫面敘事有很大的幫助。
我後來的體悟是,做動畫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對生活和社會的觀察。之前我一個朋友說:「畫東西動起來很簡單,但讓他們活起來很難。」我聽到蠻認同的。動畫這條路非常現實,繪畫能力和說故事的能力格外重要。在 AI 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只有那些有想法、並且持續精進自己的人才能留下來。如果你確定這是你的興趣,那就盡早投入把基礎打得越牢固越好。過程會很辛苦,但當看到自己有能力用畫筆為角色注入生命、在螢幕上跳躍時,成就感會很強烈,非常快樂。
執行編輯 / 校稿編輯 : 林軒毅 Bill
本篇訪談由 WillStudy 團隊 與 法國教育中心 Campus France 共同編輯/發行 (訪談時間 : 2025.08)
感謝法國教育中心 Campus France 合作留學訪談專欄,讓臺灣學生們的留學生態圈持續湧入新知,共創更美好的國際學習環境,期待未來能有越來越多的學子們在法國相聚。
再次鄭重的跟讀者們介紹「法國教育中心 Campus France」,由於教育中心每週有開放免費諮詢時段,常常被同學們誤會為留學代辦,而沒有善加利用到寶貴的資源。Campus France 是法國官方唯一駐台推廣機構,法國外交部與教育部所成立之組織,旨在推廣法國的高等教育、留學生接待工作與交流學習和研究。
接下來同學們到法國前的簽證面試、申請等業務都是透過 Campus France 辦理,教育中心辦公室在法國在台協會內 (101 大樓 39F)。從今往後,即將前往法國的同學們不管對留學或行政方面有任何問題,非常歡迎大家聯繫法國教育中心,或是直接在每週諮詢時間 (星期一至五 2-4PM 無須預約) 直接到 101 請他們面對面解答。
作為平台總編輯,在此感謝所有留學校友願意分享留學故事,也謝謝長期願意閱讀留學計畫文章的每位夥伴。如果你也有留學故事想要與大家分享,歡迎隨時透過 instagram 及 Facebook 與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