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實習志工機會職場訪談專欄

走進日本發源地,淡路島地方創生見習團 | 臺大國際引水人計畫

作為 2025 年關西地區的盛事,睽違二十年回到日本舉辦的世界博覽會成為全球旅客矚目的焦點,其中以獨特外型結合知名動漫 IP 打造的 PASONA NATUREVERSE 從開幕前就成為入場者爭相抽選的熱門場館之一。

以人力派遣及人才管理顧問起家的 Pasona Group (パソナ) ,目前在東京證券交易所擁有兩間上市公司 (母集團及合資子公司),可以說是毫無爭議的大手企業。雖然品牌在臺灣年輕族群間的知名度並不高,不過保聖那管理顧問台灣分公司其實也在國內深耕近四十年之久。

從官方網站中可以讀到一段話 : 「Pasona Group 自 1976 年創立至今,秉持著「解決社會問題」的初衷,致力於人才市場的耕耘之外,同時也關注少子化、城鄉差距、地方鄉鎮就業機會等社會議題。與當地政府、民間企業、自治團體合作,活用當地資源,將日本文化、歷史、飲食文化、健康等等推廣至世界各地,同時培育更具國際觀的優秀人才。」

作為以人為本的企業,響應官方發起的地方創生事業,其中以近畿、東北地區作為基地向外擴散,目前成果也正在全日本遍地開花。來自臺大的傑出年輕學子們,此行的目的地正是 Pasona 位於兵庫縣淡路島辦公室,一同觀摩世界上其他角落是如何實踐地方創生。

作為留學平台的經營者,尤其疫情後積極發展日本、韓國兩地的基礎內容建設,一年中通常有兩個月停留在日本,不過第一次聽說淡路島的地名,也是來自去年臺大國際引水人計畫的訪談工作。

去年參與實習的同學,分享時充滿嚮往的眼神,不禁讓我開始對這座神秘的島嶼產生好奇。此行收到臺灣大學國際處的邀請,共同參訪引水人計畫新發起的 Traineeship Program (寒、暑期見習團),二話不說就答應排除萬難前往。

鬧中取靜的島嶼 : 淡路島 Awaji shima

過往對於島嶼的印象,多半都要額外轉乘飛機或渡輪才能抵達,因此繁複的行程光是想到就很難有動力成行。不過淡路島其實北由明石跨海大橋連接神戶所在的兵庫縣、南由大鳴門橋連接德島縣,完全倚賴陸上大眾運輸即可抵達,甚至從神戶搭乘高速客運僅需 40 分鐘。

行經明石跨海大橋時,腦海中重疊神隱少女穿越隧道的意象,瞬間從繁華都市來到幾乎全島單線道的鄉村,意外地讓人身心靈平靜。

歡迎外國人及年輕人就業 : AYF、Global Unit

本次參訪團全數由臺灣大學的學生組成,主要是自主報名的一、二年級新鮮人,特別的是 NTU iNGO Academy 的國際學生們也獲得補助赴日觀摩,因此同團有 iNGO 特邀顧問 Jessie 詹千慧老師 (前萊雅集團 亞太區品牌總經理) 同行,為整趟參訪團的豐富度及深度注入靈魂。

作為行程的開頭,Pasona 方由 Global Unit 兩位分別來自德國及美國的一級部門主管,親自解惑同學們對於赴日工作的好奇與迷思,包含階級固化、加班文化、日語技能等。破除幾項最常見的日系企業刻板印象,認識近年來企業內部所做的努力與改革,有限的發問、互動時間內,讓幾位原先就對於赴日工作充滿憧憬的新生們意猶未盡。

前一年就有透過臺大至京都同志社大學交換,參與日本當地的 NPO 計畫也更確定自己想到日本求職的想法,不過仍對於偏向傳統的日本職場存在擔憂。本次的交流意外發現,原來除了傳統日商外,也有許多風氣更開放的外商可以選擇,甚至像是 Pasona 內也有由外籍主管主導,主要發展的國際化、海外市場的職務選項,給予我更多準備的方向。

公共衛生學系 石禮湘

見習團行程的另一大亮點,除了聽取公司管理層級的觀點、說法外,也安排與 *AYF Program 的同齡海外工作者們實際交流,瞭解他們如何透過各自的文化背景與專業領域,改善淡路島當地的社會問題與地方創生建設。臺大的同學們也在集團執行董事青田朱実女士的見證下,與 AYF 成員們進行一整個下午的專案合作,環繞兩大主題 : 淡路島地方創生、Pasona 大阪世博場館,運用過去在大學中的所學以及臺灣文化會如何優化目前的措施。

AYF (Awaji Youth Federation) Fellowship Program 是集團近年來相當積極推動的獎學金計畫,凡是入選者皆可獲得 197,000 日圓的月薪,實際搬到淡路島上用各自的專業投入島上建設當中。報名資格並不用具備日文技能,只要年齡在 24 – 35 歲間的大學畢業者,錄取後就能在四大領域 : PR & Marketing、Art & Music、Health & Wellness、Design & Technology 用自己的見解貢獻所長,支薪且幾乎不限制專業領域的 Fellowship Program 算是目前國際上相當難得的青年出海機會。

前一年到秋田國際教養大學交換學生,曾經習慣過用日語生活,時隔一年重新回到日本。這次卻是與來自吉爾吉斯、英國及南非的 AYF Fellow 共同用英文進行專案合作及討論,其中成員更不乏創業家以及前米其林餐廳的員工,討論如何吸引臺灣遊客及執行地方創生時碰撞出不少火花。雖然 AYF 成員們更多的是輔助討論,而非主動接過主動權,不過一整個下午密集的「語言練習」也讓人直呼過癮。

政治學系 張瀚元

翻轉時空的地方創生 : 觀光與新血融入的展現

說到淡路島的獨特之處,絕對不得不提到「飲食」,這一座在食物供給上能真正達到 100% 的島嶼。除了最被作為淡路島意象的新鮮洋蔥以外,聲名赫赫的日本三大和牛之一的神戶牛,其中有超過一半的供給就來自淡路島。時間倒轉至 1300 多年前的飛鳥奈良時代,淡路島更是被稱作「御食國」,意旨向皇室與朝廷進奉特殊食材的地區。因此,不管是漁產、農產或牧產都擁有高品質的作物,相當適合發展美食觀光的路線,若是饕客很值得到此一遊。

本趟行程非常有趣的安排,同學們造訪的每一間餐廳都是 Pasona 的「員工食堂」,不過擁有頂尖食材的供給下,烹調出來的料理怎麼會平凡呢? 抵達日本的第一餐,讓招待大家自由以 Buffet 的形式暢享淡路島的招牌食材,包含 : 淡路牛、新鮮洋蔥、鮪魚生魚片等。毫不誇張,參訪團的同學們歷經一週的美食轟炸後,表示完全可以為了供餐考慮到淡路島來工作。

這些餐廳其實都是由集團近年來陸續收購島上沒落的地產進行活化的成果,作為供給員工餐飲的同時,同時發展為各具特色的觀光餐廳。當然,員工們不是餐餐都吃與遊客一樣的精緻餐點,不過每天午、晚餐可以從專屬 App 中預定各家餐廳的特製便當,或是也可以換作千元折抵金購買更高價的選擇。

原先就計畫暑假來到日本旅遊,不過因緣際會看到國際處推出的見習團與上學期選修的「活躍老化與地方創生」課程不謀而合,如果能夠邊玩邊學似乎是更好的主意。而行程中的美食、景點確實若不自駕都很難抵達,過程中也認識到許多新朋友,其中倒數第二天欣賞海邊的夕陽和特色木屋時,讓她意識到自己做了正確的決定。

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 謝妙薰

因為整趟行程參訪的特色餐廳太多,全島就多達十幾間,在此便不一一細數。其中較有特色的包含由廢棄國小改建而成的 NOJIMA SCUOLA,從屋頂的鐘樓還是保留住過往學舍的痕跡,不過加入植栽、熱情紅色的歐式造景,為整座建築增添生氣,餐廳外的草坪還能看見草泥馬、綿羊的身影,化身能夠讓親子假日同樂的義式餐廳;同樣讓人印象深刻的餐廳,第二間則是位於 Pasona 淡路島行銷辦公室旁的海神人の食卓桟敷,享用德島當地的特色元祖「海賊料理」,將當地的新鮮漁獲透過簡單的調味、烹調方式,因為吃法霸氣豪邁而得名。相較於第一間餐廳是因為外在的裝潢搭配故事讓人動容,第二間則是完全不同發自內心對料理的感動。

說這趟見習團餐餐都是「五星級」也不為過,而且島上各間餐廳其實都能看見不同文化的身影,某種層面就像是另一個萬國博覽會,需要花時間用心感受每棟建築物的巧思。 (後來新聞也傳出,大阪世博結束後,荷蘭館的建築確實將要搬遷至淡路島上)

動漫彷彿在眼前重現  : 二次元之森

經過前幾天的參訪,包含與 AYF 成員們的案例探討,見習團的同學們也開始反思,目前島上的建設真的符合過去課堂上教授所介紹的地方創生案例嗎?

地方創生 (ちほうそうせい) 的概念正是源自日本,10 年前由安倍晉三在總理大臣記者會中提出,原先意旨改善東京人口過度集中的一系列政策的總稱。而臺灣國內目前提出的地方創生計畫及案例,事實上更貼近日本政策中「地域再生、計畫」一環,更聚焦於具體、可執行的在地計畫,而非日本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的意涵。

目前為止,可能是淡路島最受到外國旅客矚目的景點 — 二次元之森 (Nijigennomori),這種導入外部特色 (動漫 IP) 當作拉力,即使確實達到活化地方、促進經濟發展的正向效果,但是有符合地方創生的精神嗎? 讓同學們用更多的時間,實際置身這座動漫森林中,觀察這一舉措是否有達成更長遠包含吸引人口回流、改善城鄉發展不均在內的目標,寫下屬於每個人自己的結論吧! 

一個發展至今才剛滿十年 (地方創生) 或二十年 (地域再生) 的概念,究竟應該遵循何種精神才能達成原先設定的大目標,目前應該沒有標準答案,我想這也是為什麼需要舉辦見習團的原因。

這趟參與見習團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來自南投的我很關注家鄉空屋活化的計畫,想藉此瞭解淡路島的案例;二是目前也積極在學習日文,未來包含申請日本的交換學生,或是更進一步挑戰留在日本工作。實際與當地的職員交流,發現國際化的氛圍也消除我一部分原先對於日本職場的忐忑與恐懼。

政治學系 (公共行政組) 林郁賢

大阪關西萬國博覽會 : 十年或二十年的世界是什麼模樣?

雖然大阪萬國博覽會 (世博) 在今年十月就會正式落幕,不會作為地方創生見習團每年的固定行程,不過畢竟都前往關西地區,同時 Pasona 也擁有自己專屬的 Pavilion,自然也沒有道理辜負同學們的期待。

PASONA NATUREVERSE 作為世博本次的熱門場館,如果是自行前往只能是一票難求,好在 Pasona 作為東道主可以為同學們直接安排一趟場館導覽。剛進入園區馬上一眼就能找到此行的目的地,導覽員告訴大家第一個隱藏小彩蛋,坐在巨大菊石上的原子小金剛手指的方向,其實正是淡路島。

本次 PASONA NATUREVERSE 內展出的內容相當豐富,每位來自不同科系的同學好奇的區域都不同,包含 : 大阪大學榮譽教授澤芳樹先生主導的 iPS 人造心臟、朝日集團研究的血管微型手術機器人、CYBERDYNE 的穿戴式機器人 (輔具) 等,大家都能從中啟發與自己職涯發展有關的技術突破。

PASONA 創辦人南部靖之先生致詞中說到 :「科技原本應促進大自然的繁榮,並且使人們變得更為健康而持續進步。卻在過於迅速的發展過程中,破壞大自然及引發環境問題,人類未來應該打造什麼樣的社會,是值得共同深思的問題。」

伴隨 AI 崛起,本次見習團的同學們正是未來 2-3 年陸續步入職場首當其衝的世代,應該如何選擇面對挑戰的策略,參觀各國對於未來社會、科技的詮釋正是難得的場域。

高齡長照領域本身就是目前論文研究的主題,本次正是想要赴日觀摩同樣面臨高齡化、人口外流的日本社會,看似優雅老化中如何因應當前的結構變化衝擊。而正好在 PASONA NATUREVERSE、大阪健康照護館得到想要的答案,儘管明白展示出的科技不見得能夠 100% 實現,卻因為鮮明的方向更能給予啟發。

公共衛生研究所 莊子萱

實現「心理健康」及「社會健康」的 Mutual Society : AVATAR WORK SERVICE

其中被好幾位同學評比為第一名的行程,正是實際走進島上的另一處辦公室 Workation Hub Uzaki,由曾經參與第二屆 AYF 計畫,後來也成功加入 Pasona 的日籍員工展示目前積極開發的 AVATAR WORK SERVICE 技術。

從開發初衷就能感受到創辦人南部靖之先生對於解決社會問題的用心,作為一間「以人為本」的人力派遣企業,AVATAR WORK SERVICE 的出現正是為了改善就業公平性、城鄉差距、人口流失等議題。這款技術主要是整合硬體與 AR & VR 技術,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目前技術正被應用在旅宿業及電鐵公司的客服功能上,透過螢幕上的虛擬形象實現遠端為消費者 Check-in 、解答疑問等情境。以往,有大量實體客服人員工作機會的場域,往往是人口密集的大都市,或已開發的熱門觀光區。若能進一步普及此項科技,則有機會開發出讓因身心障礙無法離開家門 (保有溝通能力) ,或擁有不可抗力因素必須放棄大都市工作的人士,皆能持續保有工作的權利的契機,甚至是進一步鼓勵年輕人即使回到家鄉仍能爭取大企業的職務,同時可以獲得降低生活成本、陪伴家人、更加貼近自然等優點。

除了對技術的願景外,開發負責人員也實際分享目前已經成功落地的成功案例,包含剛結束在廣島舉辦的 G7 峰會,到場人士的各自擁有的母語,報到櫃檯的平板就能根據來賓選擇的語言,即時連接對應語系的客服人員提供協助,不再受到空間的限制,同樣可以快速地完成報到引導程序。另外,當天正好到位於高松導入 AVATAR 服務的飯店進行採訪,開發人員便直接在同學面前展示遠端人員是如何運用系統實現客服服務。

對於此類運用科技提出創新社會解決方案的實務案例非常有興趣,會後也把握機會用英文搭配翻譯與開發人員交流,甚至提出目前自己在市面上看到可以整合加入現有技術的可能性,唯一小可惜的是感歎沒辦法用日文更順暢的溝通,完全是意猶未盡的結束行程。

電機系、資訊工程研究所 邱恩祥

食農教育 : Agriventure University

造訪日本的期間,當下正是當地飽受米荒、米價暴漲的時期,Pasona 集團旗下擁有一間名為 Pasona Agri-partners 的子公司,專門開發農業領域的人力資源、建立新的商業模式和發展支援基礎設施,剛好能組織一場 Workshop 為同學們解答稻米問題發展至今的緣由。實在驚呼日本企業在多元發展這塊的能量,雖然 Pasona 仍是環繞人力資源發展出子公司或各式專案,不像四大商社是真正經營擴及百工百業,但產業發展方面的多元性實是令人佩服及值得臺灣學習的議題。

日本在農產品外銷上可謂取得巨大的成功,從越光米、夕張哈密瓜、富士蘋果等,順手拈來都能想到數個品牌。不過其實日本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業大國」,事實上糧食自給率並不高,而是發展特定精緻農業。而當維持一貫農產外銷的路線,加上近代年輕人不再有意願投入高勞動性的農業 (農夫數量減半),人力外流導致的農棄農地增加 (即使政策有意協助,也需要時間恢復),一連串的效應導致一時稻米供應出現問題。而 Pasona Agri-partners 旗下的主要業務「農協隊」,正是運用人力及科技上的資源,前往全日本各地協助傳統農業轉型。

結束上午 Agriventure University 帶來的充實工作坊課程,午餐就由同學使用一旁農田採摘的新鮮蔬果親自烹調料理,如同隔壁的知名農家餐廳陽・燦燦,正是主打在療癒平靜的農田享用自然純粹的餐點。而享用了幾天的高級料理,這餐由逐漸熟悉的見習團夥伴合作完成料理又是不同的體驗,甚至有同學將前一天剛從萬博抽獎獲得的新鮮洋蔥入菜,製作出與眾不同的創意料理。實際品嚐,果然運用新鮮的原料,不用複雜的調味和料理手法也能出好菜。

下午由負責管理的農夫接棒,為同學們講解剛下肚的蔬果的培育過程,並帶領參觀其他不同作物的農田、溫室。把握機會也分享同學最有興趣的議題,目前 Pasona 是如何與淡路島當地的餐廳、農民、居民及全體員工共同實現地方創生,包含導入器材、堆肥技術,形成回收餐廳廚餘並製作天然肥料的有機循環;以及發放廚餘袋鼓勵蒐集家用廚餘,若配合累積點數可以用於兌換蔬果、設施使用次數帶動消費。

重新歸零,也是一種學習 : 禪坊靖寧

見習團漸漸來到尾聲,這是最讓我意外會受到這群平均年齡 20 歲的同學們喜愛的行程,禪坊靖寧是由當代建築大師坂茂以杉木打造的空中禪宗道場,提供包含 : 瑜珈、冥想、茶道、香道與書法等,在被群山環繞的木造建築中體驗日式禪,放慢時間審視自己的內心。

同學一邊品嚐迎賓飲品,散去外頭烈日曝曬的煩躁後,來到標誌性以日本雪松製成的空中禪宗道場,此處可以 360 度沉浸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四季都能看見不同的淡路島風景。當天由在南印度完成瑜伽培訓的 Megumi Chaki 老師帶領下嘗試瑜珈與冥想,明明暴露在 35 度以上高溫的戶外,身在禪道場卻完全感受不到炎熱與浮躁。

經歷一週的海外見習,同學們天天都被不同新資訊與文化刺激,不知不覺中也正衝擊自己原先的價值觀。藉由短暫的休息,思考自己此趟為何而來,未來目標想要通往何處,相信所見所聞能讓此趟所學很好的運用在接下來的大學生涯。

日本文化體驗 : 伊弉諾神宮

大家平時有機會到日本旅遊,是不是多少會到神社簡單參拜呢? Pasona 人員的陪同下,除了介紹到神社參拜的流程、注意事項以外,也為同學們講解神社、大社、神宮之間的差異,包括鳥居旁守護神獸狛犬雕像設計的意涵。

除了有被記載在正史的御食國歷史外,神話中也相傳淡路島是日本列嶼中最早出現的島嶼,因此也被稱作「國生之島」,神宮中供奉的創世神伊弉諾尊(伊邪那岐)和伊弉冉尊(伊邪那美)在此誕生了日本。

作為日本二十四神宮之一的伊弉諾神宮,同時也是歷史最古老的神宮之一,也在神話、歷史的巧妙交織下,成為相當有名的「能量景點」。神社中的神木夫婦大楠,據說也是日本人相當靈驗的祈求夫妻美滿、順產子嗣及良緣締結的象徵。

享受被自然環繞的住宿 : 望樓 青海波

本次整趟見習團的住宿,我們落腳在 Pasona 管理的研修設施 — 望樓 青海波,此處是提供給來到淡路島進行培訓及 Team Building 團體的住處,也配有大型會議室讓此行的課程及團體討論都相當便利。暑期見習團正逢大阪世博期間,整個關西的住宿價格都相當可觀,Pasona 還為同學及教職員安排如此舒適的住處可見用心,也讓大家每天都能獲得充分休息迎戰隔天的學習。

望樓 青海波宛如一座世外桃源,不過好在每天有巴士接送,不然光是步行至最近的便利商店都要 15 分鐘 (很難想像這是在日本會遇到的距離)。因為建築坐落在整座淡路島的最北端,從房間望去就是明石跨海大橋,其他三面則被綠意盎然的樹林包圍。很適合每天 8-9 點拖著疲憊的身軀結束行程,享受五星級面海大浴場,以及完全媲美五星級飯店的房間,度過靜謐的夜晚。

Bill 編-WillStudy 創辦人暨執行長
+ 更多創作

作為平台總編輯,在此感謝所有留學校友願意分享留學故事,也謝謝長期願意閱讀留學計畫文章的每位夥伴。如果你也有留學故事想要與大家分享,歡迎隨時透過 instagram 及 Facebook 與我聯絡。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