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wen Hwang
碩士學歷 :
Rennes School of Business, MSc. in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 Supply Chain (Logistic Track)
法國雷恩商學院 供應鏈管理碩士
大學學歷 :
實踐大學 應用英語學系
過往經歷 :
Klook – Business Development
KUEHNE+NAGEL – AirFreight Perishables Intern (瑞士商德迅集團)
Decathlon – Retail Sports Leader Coach Trainee (法商迪卡儂)
DHL Express – Global SOP Intern
出國前的學經歷
高中就讀大安高工汽車科,發現本身對於英語的興趣進而轉考外語,高中畢業後陸續於空中美語、夏恩美語和陽明高中等,擔任英語助教、中師、TESOL實習助教,主要負責教導全民英檢、會考等英語課程。大學時期主修應用外語系, 17歲時,認為對於語言的熱忱會慢慢走向補教業的職涯發展。過程中,開始對於補習班的營運及商業策略感到興趣,慢慢得,我發現語言是一種輔助的工具,語言能夠讓我傾聽世界更多元的想法及價值觀,語言是一種媒介和踏板,是一種每個人都擁有的價值,我應該藉由這項能力去嘗試不同的領域。
起初,大學並不是商科專業的我,於大一開始尋找實習的機會可說是四處碰壁,我開始在校內選修國貿系以及財經系的課程。在學校資源及產學合作也沒有發現好的機會時,我會多瀏覽人力銀行網站 (104/111/Linkedin 等),或是訪談就業中的學長姐,希望得到借鏡交流的機會。
大二上時,第一次去到外商微軟(Microsoft)面試行銷助理一職。沒有行銷經驗,沒有相關作品,我被安排到法務英文翻譯的面試機會,到了第五關時鎩羽而歸。當下雖然惋惜,不過我非常清楚,我希望去到的是一個跟過去經歷不同的事業體。Plan B是非常重要的,同一時間我正在進行其它家公司的面試, DHL Express 正是其中一家,沒有相關背景但在學校中的選修課起了作用,我能清楚解釋國貿條規(Incoterms)以及當時我在課外讀物中所理解的快遞以及第三方物流等營運方式的差別,非常幸運的,DHL Taiwan給了我一次擔任營運管理實習生的機會。
在 DHL Express 結束一年的實習以後,我體認到實務與學科並用的重要性,更了解要繼續深造的重要性。 大二下學期申請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Nanyang Polytechnic)商學院去交換,在該學校的商學院選填供應鏈以及物流相關的課程。學期中,更見識到新加坡學生在產學合作方面大幅度的領先自己,很多我在 DHL Express 學習到的事情,他們在課程中和參訪中就能了解,因此也讓我體悟到差距。學期結束後,回到台灣我到了 Teamson Corp. 做電子商務平台的實習生,負責幫忙管控大陸倉儲的供應及物流,同時也做一些 SEO(搜尋引擎優化),同一時間開始計畫申請研究所。在 Teamson Corp. 更多的時間我的業務主要是把搜尋引擎優化以及工廠銷售對接,結果發現自己對行銷部分不太感興趣。認為自己對物流有比較有熱忱,就是喜歡去做從無到有,從製造到運輸,發現自己的興趣後,希望進一步扎根自己的專業知識而有留學的想法。
如何選擇自己的留學標的?
當時實踐大學提供的研究所雙聯學位,有天普大學、雷恩商學院以及其他地區性的美國的學校可以做選擇。第一個我考量的是花費,第二個是課程內容,我去美國的這些學校的話,可能比較多的是像是業務管理或者是比較通用的課程,我不想再次踏進沒有被定義好的架構。
該申請什麼科別的系所,「產業」和「垂直發展」是我首要的考量。確立對於物流充滿熱忱的,不難的抉擇的供應鏈管理,物流不僅僅是供應上下游的橋樑,更要從製造、工廠、運輸、通路、零售以及運輸環境、成本等等都要能夠進行分析。
如何進一步讓自己轉職(Career Switch)至物流產業
你有充分瞭解目前學校提供的資源嗎?
我利用學校本身提供的雙聯學制機會,申請到了法國雷恩商學院(Rennes School of Business),在法國學期間利用暑假前往中國大陸深圳的法商迪卡儂實習,目標是要在畢業前能從工廠端到零售端都有實務經驗。在迪卡農,負責計算季節性指數影響的銷售並預估各年目標以及型錄的挑選,負責倉儲和零售店之間的運輸管理和庫存管理。
回到法國結束學業後,系所第一名的成績,更加確定了自己對於供應鏈以及物流方面的熱衷,並接著前往新加坡實習和工作。在第二學期中總共發出了66封的求職信,得到了7家公司的面試機會,選擇到位於新加坡 Kuehne+Nagel 瑞士商第三方物流公司實習,希望增加在對於外商格局以及銷售分析上的磨練。
回頭來看,在這個時間點去新加坡工作,是我自己覺得做出最值得的一次選擇,因為到新加坡的第一個月內,就實際操作進出口、報關、陪同政府官員查驗進出口流程,公司的事業體觸及世界各地,能與來自世界的同事及客人交流,無論對於法規或是貨運知識都得到了學習的機會。”In the field, on the gorund”是我從 DHL Express 得到的忠言,於是第一個月的工作我實際勘查了許多進出口貿易的貨運,運營上手後,第二個月開始做客戶關係維護、陌生開發、物流管理等,實際的操作提升了我與客戶對話之間的信任感以及經驗的體現。
在新加坡有 4000 家以上的物流公司,實屬飽和,和主管討論後希望可以到東南亞國家拓展。再進行多次市場調研後,我到馬來西亞去試圖開發花出口。來回拜訪當地農夫以及官僚,協助他們解決出口的疑難雜症也銷售了公司的服務。
對於自己實習的產業(Industry)、職能(Function)安排
做完 DHL Express 就很確定想深耕物流領域。因為我覺得垂直發展比縱向發展來的重要,就是你待的產業是一定的。我會比較偏向規模大的公司,物流線才是垂直,不是被別人外包出去做的,所以我第一個看的是公司的規模,第二個是這家公司的屬性。
實務實習能夠幫助自己找到適性的發展產業和職位。同產業的垂直發展能夠讓在實習階段的學生在專精的產業中縱向的發展,嘗試不同職能。公司及主管的規模和放權及信任非常重要,於學生時期,在相對較少的責任負擔時,勇於問問題,多爭取跨部門的機會嘗試。我記得我在進 KUEHNE+NAGEL ,它是世界第一大的第三方物流,所以我在選這一家的時候其實我還另外投了60、70家不同產業裡面的物流相關工作,像是杭州的博世(Bosch) 、上海的快桅(Maersk) ,最後影響我決定的因素還是在於這個職位的視野(Visibility)和自主性(Dependency)。
畢業當時,是如何規劃自己的職涯
當初選擇學校的時候,我就想要做客戶經理 (Account Manager) 或是專案經理 (Project Manager) 。那時候給我自己的目標是在 2 年之內當上一個客戶經理或專案經理,3年到5年成為策略經理(strategy manager)就是我可以去策劃在我的部門裡面。未來要如何規劃、如何發展。按照此規劃的話,在工作的時候你就可以開始瞭解目前坐在這個工作位置的人,他們的想法和做事情的方式。
我覺得初期的時候必須踏入你專業的產業,但是後期可以踏入不同產業做不同的事情。像是迪卡儂比較偏零售之外, DHL 和 KUEHNE+NAGEL 完全物流產業供應鏈產業。你進去的時候每一個部門做的事情不盡然相同,但是他們都屬於同一個產業,所以你去學的任何東西,未來還是可以圍繞在物流的職位上面。我認為 3 到 5 年的規劃可能是做到物流的客戶經理或專案經理, 6 到 10 年這比較長程的規劃,我現在就有在想去做製造業的物流規劃,那就不用再集中同一個產業裡面,因為你已經學過,所以每個東西你都有自己的想法,就可以去提供他們一些建議。
回顧當時留學歷程,學校在職涯上帶給你最重要的收穫
我在新加坡的時候,想到馬來西亞做花卉出口,因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是同一個集合體。那我想要做花卉的出口,我必須要跟我們的經理說,這個花卉有多少利潤?那我花這麼多錢甚至我去收購了那一家公司,我到底能賺多少錢回來,這些我都必須要做預測,譬如說一個月只有 100 萬噸還是有 300 萬噸的貨,那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那因為預測是一個未來的事情,所以你只能帶公式,所以在雷恩商學院教授的供應鏈協調、供應鏈預測的相關課程,就是學到一些偏向數學偏向工程和公式。他們就會教你說,你依過去的是10年至20年的數字去做季節性分析,譬如說麥當勞的沙拉夏天賣的比較好。產品有分四個特性,一開始在產品導入和成長時候衝的很快,但是總會有成熟和衰退這兩個面向,所以你要去看整你去做一些個 10 年 20 年以來的花卉出口,在馬來西亞到日本的這條線,在是屬於導入階段還是成長階段,在課程裡面所學到的是算是硬實力套用到我的工作上面。
作為平台總編輯,在此感謝所有留學校友願意分享留學故事,也謝謝長期願意閱讀留學計畫文章的每位夥伴。如果你也有留學故事想要與大家分享,歡迎隨時透過 instagram 及 Facebook 與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