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德國交換後,留學生最常去的地方莫過於超市,畢竟歐洲小吃不管是價位或分佈都不比台灣,想要省錢就是要熟透各種超市的性質與取向,如此才可以滿足買到好東西又廉價的需求!這次就來介紹德國當地最常見的超市們,進行價格、商品多樣性、環境、地理位置等等的各自優劣。接著筆者會以交換生/留學生的角度分享自己的推薦程度!
2025 年德國校園大使再更新如何在德國超市省錢的妙招給即將到來的同學們,快點打開 Google Map 查看離你的住處 / 學校最近的超市是哪一間吧!
德國超市採買 實用供略
德國並沒有太多菜市場 (傳統市場),大多都是每週開特定幾天的市集,所以一般購買生活所需就必須要到各大超市採購,因此價格整體還算宜人。不過根據不同超市品牌的價格還是存在明顯的差異,究竟該如何選擇要去哪間超市呢?
德國常見的各類型超市差異
根據每間超市的目標客群而有不同的價格標準,因此總共最常見的有九間:Real, Kaufland, Aldi, Lidl, Netto, Penny, Norma, Edeka, REWE。
以下筆者會將各超市分為三大類型,並詳細介紹其中各個超市品牌的特色及優劣 :
大型超市 : Real(Mein real)
Real 自 1992 年於德國國內創立第一間門市,至今在德國已經開立超過 300 間分店,也是德國最大的連鎖超市,目前隸屬於 SCP Retail Investments 集團旗下。
- 商品種類:生活用品、家電、自行車…等。食物類有肉類、海鮮及各種蔬菜。
- 優點:有各種肉類如內臟、豬蹄、豬耳朵等等很難在德國採買到的品項;自產品牌 Tip 價格都比同類商品便宜
- 缺點:畢竟定位是大型賣場,由於腹地需求大,通常都距離市中心有一小段距離
大型超市 : Kaufland
Kaufland 自 1984 年創立第一間,至今在德國已經開立多達 700 間的分店,曾是西德最主要的超市,目前隸屬於 Schwarz Gruppe 集團旗下。
- 商品種類:生活用品、家電、肉類、海鮮及蔬菜。
- 優點:跟 Real 一樣有許多肉類能夠選購;有折扣的話非常便宜。
- 缺點:稍貴一點;大型賣場通病就是離市中心遠,適合開車去採購。
平價超市 : Aldi
平價超市的定位,等同於在德國市區內基本上一定能找到的超市品牌,也是生活當中最容易且頻繁接觸到的類型。
Aldi 自 1946 年創立第一間,後兩兄弟於 1960 年拆夥分成如今的 Süd/Nord。兩間企業雖然擁有不同的名字,且在德國與國際的市場分布位置也有些不同,但在逛超市的時候不會感受到太大的區別。目前在德國總共已開立多於 4100 間的分店,同時是德國營業額收益最高的品牌之一。
- 商品種類:除了蔬菜、水果、少數生鮮食品外還有賣生活用品(不定期出現)如衣服、鞋子等等。
- 優點:價格廉價,因為有自己的供應商,因此大部分商品品質還不錯。每週都有特價商品,且快速更換。
- 缺點:擺放叫雜亂;較少生鮮食品;環境一般。
平價超市 : Lidl
Lidl 和 Kaufland 同屬 Schwarz Gruppe 集團旗下,自 1973 年以仿造 Aldi 的形式為理念創立第一間,至今在德國也已經擁有不少的 3200 間分店。身為 Aldi 在德國最強硬的競爭對手,筆者自己認為各方面都有比 Aldi 青出於藍勝於藍。
- 商品種類:蔬菜、水果及較多種的生鮮食品,非食品類的生活用品不定期更新。
- 優點:商品種類較 Aldi 豐富、貨物擺放也較整齊,生鮮食品種類也更多。整體提供更多品牌的商品,有打折時很便宜。
- 缺點:價格仍比不過 Aldi。
平價超市 : Netto
Netto是隸屬於 EDEKA 集團旗下的子公司,成立於 1928 年,目前是僅次於 Aldi 和 Lidl 的第三大平價超市,至今在德國已經開立 4100 間的分店。
- 商品種類:蔬菜水果較豐富,食品、物品幾乎都有,但大多比較小的分店生鮮食品較少。
- 優點:因為是 EDEKA 的子公司,因此有些時候可以挖寶到來自高級超市的好貨!
- 缺點:價格要遇到打折時才會比較便宜。
平價超市 : Penny
Penny 目前是 REWE 集團下的子公司,成立於 1973 年,至今在德國已經開立 2200 間的分店。東德的店舖位置大多位置不是在市中心,一般開在小社區裡。
- 商品種類:整體比 Netto 小一些,但沒有太大的區別。
- 優點:規模小,貨物滿齊全的,價格也便宜。
- 缺點:超市環境較差、肉類來源據說源自巴西和泰國,較不建議購買。
平價超市 : Norma
Norma 成立於 1960 年,至今在歐洲設有 1400 多間的分店。東德較多,西德較少能看到 (但筆者在德列斯登也沒看過 Norma)。相對於前述的超市規模都來得小。
- 商品種類:食品為主的小型日用商品。
- 優點:便宜但規模較小,經常提供各式的臨時商品如鍋碗瓢盆等。
- 缺點:商品速度更新較慢,需要挑選較新鮮的食材。
高級超市 : EDEKA
EDEKA 於 1907 年成立,目前是德國最大的食品零售商,至今在歐洲設有 4500 多間的分店。大部分的地理位置都坐落精華地段,估計是今天介紹的所有超市中價格最高的一間,不過有機會走進去時,確實可以感受到其精緻及品質!
- 商品種類:應有盡有
- 優點:品質好、種類多、生鮮蔬果品質優良、購物環境好。
- 缺點:真的很貴,也幾乎沒賣特價的衣物或用品。
高級超市 : REWE
REWE 成立於 1927 年,至今在德國設有大於 3300 多間的分店,在德國是僅次於 EDEKA 的第二大食品零售商。其自創品牌種類很多,其中“ja!”為最低的折扣價、“REWE Beste Wahl”是正常價格、“REWE Feine Welt”是高價與特價商品、“REWE Bio”是有機食品、“REWE Bio + vegan”是給有機和素食主義者的。最後也會根據地區或位置開立”REWE Regional”和“REWE to go”(大多在車站)。
- 商品種類:各種東西!蔬菜水果、肉、生鮮食品、生活用品。
- 優點:較 EDEKA 便宜、乾淨整齊、商品質量高、酒水飲料非常豐富、營業時間特長(10pm 或12pm)、有些還會賣沙拉等新鮮食品。
- 缺點:較為昂貴。
交換生/留學生的心得比較
以上介紹到的幾間超市中,筆者私心最愛 REWE,雖然價格真的偏高,但其實並不會比台灣的物價高出太多,而且品項很齊全、品質優良、購物起來舒適,最重要是能夠一次滿足購物的需求,不會需要跑很多間。
其次常去的應該就是 EDEKA 跟 Netto,由於地利位置在住處的附近,因此會視情況去採購,如果所需的品項沒有很多的話 Netto 即可滿足,但如果想要買到比較好的肉品就會去 EDEKA 逛逛。
最後想跟大家推薦麵包,這幾間超市都會有當天出爐的新鮮麵包,其中曾吃過幾次真的是:太好吃了!越早去購買的麵包越新鮮,到傍晚雖然很多都賣完了,但也會有機會是遇到大打折的時候,記得偶爾去挖寶一下。REWE 的麵包基本上是普遍好吃;EDEKA 曾買過一兩次,真的吃起來有格外高級的扎實感;Lidl 有次在天黑後還買到一個巧克力可頌,好吃到不行,外皮酥脆內餡實在,重點是超便宜的;選擇吃粗飽的話Aldi 跟 Penny 都曾買過超便宜又超好吃的奶油可頌麵包!(德國的麵包看起來都又乾又硬,但選擇奶油可頌 buttercroissant 絕對不會出錯!)
大部分的超市還有自助切麵包機如下圖,很有趣! (按照步驟做即可)
德國超市省錢方法
在德國生活,想要省錢就會減少外食次數,多自己開伙。不過省還可以更省,並且不降低生活品質。以下筆者將介紹兩個省錢的方法 :
- 下載並註冊各個超商的 App
其實現在許多超市都有自己的 App(圖一),透過 App 可以提前瀏覽當週和下週的特價商品。註冊會員可以集點、以會員價購物、獲得商品的 coupon。在特定節日,部分 App 也會有活動可以參加,例如十二月聖誕節及四月復活節時,Lidl 會有每日簽到活動,進入 App 可以獲得商品折價券或是免費兌換券(圖二)。此外,生日時 dm 會贈送商品兌換券,筆者拿到的是堅果兌換券,換了一包 4.45 歐元的開心果。
(以 Lidl 為例 : 最上面即是活動時獲得的商品兌換券,其他的是當週 App 提供的折價券)
而使用各間德國超市 App 最主要有兩種省錢功能 :
- 兌換 coupon、以會員價購物
需要先到 Coupon 的頁面將折價券激活(點選 Aktivieren),並在結帳時在機器上面掃描 QR code;若為自助結帳,可以在機器上輸入會員號碼或是將 QR code 打開,像是掃描商品條碼一樣掃一下。購買會員價的商品也需要掃碼才能夠折扣。
- 累積會員集點
部分超市(如 Lidl, Penny, Kaufland)於結帳時會直接將點數或是回饋記錄在各自的 App 裡,各家的形式不太相同,如:Kaufland 是集點,點數可以換 coupon、Lidl 則是當月滿多少獲得商品兌換券。
不過,像是 dm, Edeka, Netto 等超市,則是和 Payback 合作。透過掃碼集點,可以將超市帳號和 Payback 帳號綁在一起或是結帳時分開刷 QR code。花多少錢集多少點,花費一塊得到一點。一百點等於一歐,這樣聽起來實在是很少,不過它會不定時會發放多倍券,如 20 倍券,花費一塊得到 20 點。Payback 集的點數可以兌換商品或是禮品卡。Payback 還有和其他商家合作,如運動用品店 DECATHLON、adidas、線上購物 amazon.de、服裝店 C&A、租車公司 sixt。
- Gratis testen
除了可以透過註冊超商 App 會員來省錢外,筆者覺得以下要介紹的省錢方式更直接、吸引人,是生活中的小確幸。
超市裡許多商品會不定期的有免費測試活動,種類非常的多,從吃的、喝的、到用的都有。這個活動簡單來說就是買免費的商品,為何說是「買」?因為要先付錢,在上網登記等待退錢,返還商品金額後,才真的是免費商品。
步驟很簡單:
- 到超市購買活動商品
- 上傳收據、填問卷、IBAN 號碼
- 等待錢會退回銀行帳戶
步驟簡單,但是東西不能隨意亂買,只有符合活動的規則才會退錢。購物前需要先到官網確認商品,活動時間等等的資訊。接下來,筆者將分成三部分介紹 (1) 如何找免費測試的活動、(2) 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 (3) 舉例說明。
- 如何找到免費活動
DEALDOKTOR、mydealz 這兩個網站提供歐洲各種優惠活動,不只有 gratis testen,各種旅遊行程、機票、車票的優惠都可以在這兩個網站上找到。在頁面搜尋處輸入 ”gratis testen”,就可以找到活動,點連結直接到活動官網。
不過筆者多是從小紅書獲得資訊,因為搜尋過幾次後,大數據會直接推送相關的資訊。看到資訊後,上 google 搜尋 “品牌 + gratis testen“,便會看到活動官網,或是 DEALDOKTOR、mydealz 網站的資訊。
超市裡有時候會在免費測試的商品附近立牌,提醒大家有活動。
(mydeals 網站 : 右邊上面即是 Milka 的免費測試活動資訊)
- 注意事項
各種免費測試的要求不盡相同,購物前需要先到官網確認資訊,以免開心買回家後發現退不了錢。筆者強烈建議購買需要的物品就好,退了錢獲得免費商品,沒有退錢也沒有損失。
活動商品類型 : 要尋找和官網一模一樣的商品,顏色、商品大小等等的都要一樣。不過若是選項太多,官網會列出測試商品的清單,到超市時只需尋找相通名字的商品即可,在填寫退款資訊時需要填寫購買的商品資訊。
部分活動會註明商品需要有 “gratis testen” 貼紙。在購物時就要買包裝上有註明 gratis testen 的商品。超市裡有有貼紙的和無貼紙的商品,包裝基本一樣,但只有有貼紙的可以退錢,因為商品裡面可能有代碼,需要在網站上填寫此代碼,例如接下來提供的例子。官網上都會詳細說明參加活動的商品,一定要看清楚再購物。
活動時間、名額、地點 : 官網上會註明活動時間,需要注意購物時間及上傳發票的最後時間。商品會比活動開始時間更早上架,但提早買的商品不能退款。此外,有些活動會限制名額,可以到活動網站查看最新的狀況。
大部分活動會說明在哪裡可以買得到此商品並限制購買的超市,通常 Lidl, dm, Kaufland 等常見的超市都會有。
另外,免費測試資格通常需要年滿 18 歲,居住在德國(部分活動包含到奧地利、瑞士),需要提供德國銀行帳戶。一人限參加一次,通常以姓名、地址、電子郵件、銀行帳號判定一個人。
- 舉例說明
以下用筆者實際兌換的 Kinder 巧克力作為示範說明 :
- 得到訊息之後到官網確認活動相關資訊 : 官網會說明活動規則、退款步驟。筆者德文不佳,都是用瀏覽器的翻譯功能查看,Kinder 的例子就需要特殊標示商品。(官網說明活動時間、資格與退款步驟:1. 購買活動商品、2. 從包裝內部取出程式碼、3. 輸入代碼、4. 獲得退款)
- 到超市購物 : 找到和官網照片完全一致的商品,到櫃檯結帳,可以和其他商品一起結帳,記得拿收據。雖然此活動不需要提供收據,但多數活動需要上傳收據(通常接受 jpg. 和 pdf. 檔案格式),並會要求需要可以辨明的資訊。若是有下載超市 App,可以開啟電子收據功能,需要時再截圖或下載。
- 上官網填寫資訊 : 輸入代碼後,回饋簡易問題 : 購買前是否知道此商品、是否願意再次購買,這個算是問題比較少的活動。(找尋代碼,代碼通常藏在包裝裡,需要將餅乾全部拿出才看得到)
- 輸入個人資料以及商品的購買金額 : 若使用非 DE 開頭的國際銀行帳戶,會需要輸入 BIC。點選送出後會看到此頁面說明退款的時間,各活動不盡相同。
筆者目前買過並已收到退款的有 kinder巧克力、洗衣球、衛生棉、Actimel(益生菌飲品)、培根。Actimel 和 TENA 衛生棉買了兩次,都是更改電子郵件和銀行帳戶,Actimel 都有退款但 TENA 只退了一次。最後還是要再提醒:若想要退款,購物前一定要先上官網確認活動辦法。
留學生活採買實用小建議
回收機制(Pfand System)
德國有個跟台灣最大不一樣的地方,由於環保意識抬頭,在 1970 年代後就開始用有押金的容器(寶特瓶、鋁箔、玻璃),在購買時多付一點押金,並在歸還時取回,如此一來大幅減少亂丟瓶子的問題(德國跟其他歐洲國家比的確乾淨許多)。
最簡單的分辨方法就是看包裝上是否有可回收的標誌如下,或印有 Einweg(一次使用)或 Mehrweg(重複使用)標記的容器, 以下是大部分能夠回收並取得押金的包裝種類:
- 啤酒罐 – 玻璃
- 軟性飲料 – 玻璃、塑膠
- 鋁箔包裝
- 礦泉水 – 玻璃、塑膠
押金金額會在購買時的收據上顯示,也可根據回收後的性質分為以下兩種金額:Einweg(一次使用):25 Cents;Mehrweg(多次重複使用):8-15 Cents
竟怎麼拿回押金呢?要融入德國人就是要裝滿一整個超市的回收袋,一次帶去超市投進去回收機!通常如果超市夠大間的話通常都會有,但回收機很看狀況,會根據賣場品牌及回收種類/品牌收。目前已知如果是該超市有賣的有押金飲料,則該超市必須接受客人拿空瓶換押金。但該超市不需要接受自己沒賣的容器種類,如 Aldi 和 Lidl 只賣 Einweg 的容器,顧客就無法拿 Mehrweg 去兌換。而像 REWE 的大超市基本上有回收符號的容器皆可回收,玻璃的話有些是拿到結帳櫃檯回收。回收機最後會根據你的數量給你一張單據,再到櫃檯換取現金或折抵消費即可。
自助結帳
上述介紹的超市只要夠大的話普遍都會有自助結帳的櫃檯,基本上介面除了德文外會有英文,可以先點選後再開始刷商品的條碼。如果是新手,如果有購買沒有條碼的商品(麵包、蔬菜、水果等)建議還是到櫃檯請專人結帳,不然後面如果有人在等待會很緊張!不過其實還是很簡單,會有一個選項是搜尋商品,即可選擇分類後點選品項,有些要秤重的就放上去即會自動顯示金額。
結帳方法分成現金、刷卡及購物金,因此刷卡非常普及不用擔心沒有現金(帶手機即可出門)!但現金結帳也是個很好把手上很小幣值的零錢花掉的好時機喔~
*注意:如有購買酒精類的商品,會需要櫃檯幫你刷一個認證的條碼,確認你是符合購買年紀,此時就揮揮手請他過來幫忙即可。但有些時候在買的時候他們也會看見你有買酒,就直接點擊確認,即可順暢的完成結帳動作。
避免嫌疑
有些賣場會有分入口跟出口,出口處也需要刷購物條碼才可離開,但務必要遵守指示不可以亂走喔!此外,在入賣場前如果在其他超市有購買東西的話記得先給櫃檯寄放或告知,以免在出去時被保全看到,有可能會要你拿出前一份收據來證明!(曾在 A 商店購買餅乾,後去 B 商店買了相似的餅乾,結帳後放入包包前被保全看到 A 商店的餅乾,就被要求拿出發票,但後來看到 A 上的品牌在 B 店沒購買,就順利放我走了,但還是冒了一下冷汗!)
環保袋
雖然現在台灣也不太會提供塑膠袋,但德國是真的完全不會提供,除了超市內的蔬菜水果區會有很薄的塑膠袋給你裝(但看似不能多拿,曾有旅伴多拿就被店家收費)。因此去採購前建議備好環保袋,但如果真的忘記的話,結帳櫃檯前通常也會有許多款式(紙類/塑膠類/帆布)的購物袋供購買。筆者也私心推薦,部分超市推出的帆布袋款式也很好看
最後,其實每次去超市會買的東西都差不多,所以找到自己喜歡的品項比較重要。但如果要每次去都探索新的超市的話絕對是越大間越好,希望大家都能在德國找到自己最愛的超市喔!
延伸閱讀 : 德國大使們的實用資訊創作分享
歐洲留學、交換實用 App / 網站分享 | 生活省錢秘訣,省出旅行基金
Flixbus 客運 | 歐洲旅遊省錢、平價交通首選,一篇文章完整解析
Amanda Feng
- 2022 年度海外校園大使
- 清華大學 – 德勒斯登工業大學 交換學生
WillStudy 每年分別於春季、秋季招募兩梯次的海外校園大使,邀請全台灣各大專院校預計前往海外留學的學子們加入團隊一起創作,將你們接下來精彩、獨特的生活分享給更多的夥伴。
如果你同樣有熱情想分享留學時發現的新知與資訊,同時賺取國外的生活費、旅費,歡迎持續關注我們並把握機會加入大使的行列吧!